《佛法真義》三好

星雲大師 |2020.10.11
5844觀看次
字級
佛教講:「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業」就是透過「身口意」三者所造作的行為,所以造業的主人翁就是身、口、意「三業」。圖/陳碧雲
主持人/慧屏法師

文/星雲大師

主持人/慧屏法師

佛教講:「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業」就是透過「身口意」三者所造作的行為,所以造業的主人翁就是身、口、意「三業」。

修行用功,必須從身、口、意三業修起;三業要淨化,就是要身行善事,口出善言,心存善念。為此,一九九八年四月,我在中正紀念堂恭迎佛牙舍利來台的祈福法會上,邀請當時的副總統連戰先生,共同提倡宣誓「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經過多年的推行,目前「三好活動」已經從佛教徒擴及到校園、社會上,大家

也都在說三好、行三好。

所謂做好事,就是修身,淨化身業。把侵犯、傷害人的惡行,換成利益大眾的佛行,例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為非作歹,而能做一些利益人的善行、懿行、利行,這就是做好事,也就是身行善事。

所謂說好話,就是修口,淨化口業。把瞋恨、嫉妒人的惡口,換成柔軟讚歎的佛口,不說妄語、不可兩舌、不講綺語、不能惡口。與人往來,要說慈悲的話、智慧的話、真誠的話,多說誠信、正直的話,可以為我們帶來好的人緣。

所謂存好心,就是修心,淨化我們的意念。把愚痴的邪心,換成慈悲智慧的佛心,例如:不要有疑心、嫉心、貪心、瞋心、惡心,而要懷著慈心、悲心、願心、善心、發心等,「照顧念頭」,念念是慈心,自然所遇的都是善緣。

其實人的身、口、意行為,無論善惡,都會產生一股力量,驅使我們去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形成不斷的循環、流轉。我們所造下的善業、惡業,待因緣成熟,一切果報,還得自受。因此,一般人都知道,生存在世間要多行善,不可造惡業,佛教徒也都了知因果輪迴的道理。而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科學家也證明了佛教所說的業力,就是他們研究出來的基因,也就是生命的密碼。

以佛教的立場而言,生命的密碼所展現的相是因果輪迴,簡單的說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因果,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是宇宙人生的實相。有些人以為算命可以改運,實在說,人若心念不正,看什麼都是邪的;如果不想被命運束縛,就要改變自己的心念。把汙穢的心,改為清淨的心;把邪惡的念頭,改為純正的念頭。改掉情緒化的脾氣、改掉逞強好鬥的個性,運氣也會跟著好轉起來。

所以說,你造了惡業,不但親人救不了你,甚至佛菩薩也幫不了忙;同樣的,你造了善業,不需要另外的外力幫助,自己必然會享受善緣善果。如果說不幸造了惡業,還有補救的方法,如:

第一是懺悔。正如衣服上的塵埃、身體上的垢穢,你可以用清潔劑、肥皂來清洗;造了惡業,要懂得真心的懺悔認錯,才能減輕、消除惡業。

第二是發願。你要懂得發願,願做好事、願說好話、願存好心等,要能發善美廣大的願。當然,不能只有願力,還要付諸實踐,自然有願必成。

歷史上的聖賢君子,因為他們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而美名流傳。佛教也早就昭示人要行善,要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以行「三好」看似簡單,實是蘊含甚深佛法的真義,更是合乎佛陀的本懷;人人行三好,社會和諧,世界必定更美好。

──摘自《星雲大師全集.佛法真義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