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鴉片戰爭 須政府開第一槍

林松青(台北市/資深媒體人) |2007.09.07
583觀看次
字級

彰化縣一農民見兒子吸毒十年不悔改、不戒除,平日不事生產,回家不是打老婆,就是伸手向他要錢買毒,並吵著要分家產,在痛心、焦慮壓力下,於目睹兒子再次注射海洛因時,情緒化為絕望的怒火,持鋤頭擊斃兒子。

這件驚悚血案,是台灣有毒癮犯家庭悲劇的縮影,還有很多家庭,面對有毒癮的親人,不知如何是好。

家中有人吸毒,必然拖累親人,輕則家庭經濟破產,賣地賣房子,到一無可賣時就走上絕路;重則毒令智昏,行為變態,家庭倫常因而翻轉,在家欺母毆父,幹出令人髮指的勾當,擾得四鄰不安。

吸毒犯為了找錢買毒,偷水溝蓋、拆銅條、剪電纜,無所不偷,還不斷拉人入夥,藉販毒之利購毒自用。

彰化地檢署一名主任檢察官因而說,一人吸毒就能令全家痛苦,使左鄰右舍遭殃,台灣吸毒問題的嚴重,已有如「第二次鴉片戰爭」。

政府治安首長和縣市長,曾不只一次指出吸毒是社會治安的禍源,並認定要改善治安和減少刑案發生率,必須反毒戒毒。

可是政府投入戒毒反毒的資源明顯不夠,各地檢署每年偵結起訴的毒品案件,已成長到近三萬件,查獲毒品數量升高到一萬三千公斤;暫且不論難以推估的毒品市場實際交易規模,僅就官方數字反映的成長趨勢看,並未見中央、地方政府相對增加反毒和戒毒的業務預算。

法務部、警政署乃至各地警政單位,宣傳反毒官腔官調,官網宣傳刻板呆滯,所堆砌的圖表、談話,令人難以消化,遑論打動人心;尤其民選政治層峰型人物,對政治議題如反賄選、入聯公投的宣傳,密集生動不遺餘力,對攸關民生的反毒宣傳,似漠不關心。

政府部門所表現反毒決心,甚至不如一個半世紀前的道光皇帝和林則徐,道光反毒不惜開戰,懲處吸毒王公,命令不取締毒品的重臣退休;林則徐不只沉痛地說毒品使中原無可用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他到廣州禁煙,還宣示若鴉片一日不絕,他一日不回。

毒品正威脅台灣難以數計的家庭,今天,台灣到那裡去找誓與反毒戒毒相始終的國家領導人,和政府部門負責人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