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流感疫苗前天開打,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成「最佳催種員」,嚇出中壯年接種數。
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我國昨再新增三例境外移入新冠病毒病例,分別自美、法國返台,歐美疫情不斷攀升,醫界憂心我國恐會再出現年初「歐美返台潮」,疫情掃回台的可怕情況,專家建議,若某一國家境外移入單日達十位數,就應重啟限制該國入境。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我國確診案例累計至五百二十一例,昨新增的三例,案五一九及案五二一長期在美國工作,兩人互不認識,但搭同班機返台,前者在美國無不適症狀,搭機時出現喉嚨癢症狀;後者在美國已有症狀,兩人入境皆主動告知接受採檢;案五二○則是九月中旬赴法國處理私人事務,月底陸續出現發燒、嗅覺異常,未於當地就醫,十月四日入境主動告知檢疫人員採檢。
封島策略
經濟恐吃不消
「台灣又現歐美返台確診民眾,是第二波疫情來襲的前哨。」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不過迎戰第二波疫情無法比照年初限制非本國籍人士入境「封島」策略,不僅經濟吃不消,加上疫苗問世後,該國民眾接種疫苗與否都會影響個人感染風險,難以用國家作為風險區分,居家檢疫期滿全篩則是相對容易防疫模式。
但振興感染科主任李明政說,經過年初的經驗,邊境管制及居檢完善,所有人都須居家檢疫,即使疫情重掃台灣,影響也有限;他表示,入冬病毒的活性雖然會變好,若台灣杜絕病毒來源,病毒對社區也起不了作用,仍建議持續監測各國入境台灣確診比例,以便超前部署關國門。
莊人祥表示,年初會關國門,其主因是對新冠病毒仍不了解,如今已知新冠病毒特性為發病前兩天開始可傳染,發病當天感染力最高,發病第十天無傳染力,依目前居家檢疫十四天政策,再加上七天自主健康管理,即可避免本土疫情,同時滾動式調整邊境政策。
新冠疫情
催種流感疫苗
公費流感疫苗前天開打,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成「最佳催種員」,首日接種數逼近四十萬劑是去年同期的一倍,連過去接種吊車尾的五十至六十四歲群族,接種名次直接竄升第二,僅次六十五歲以上長者;自費疫苗更早在開打前預約光,電話詢問人數不減,護理師接電話接到手軟,醫師直呼是近二十年難見的盛況。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六百零三萬劑,加上地方政府和各機構委託疾管署採購三十萬劑,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公費流感疫苗開打首日,接種數量第一及第二名族群分別是六十五歲民眾接種逾二十萬劑,直逼去年所有族群首日接種數量,預計開打的第一個月,接種數量可突破三百萬劑,占總量半數。
開打首日五十至六十四歲中壯年族群打出十萬多劑,與過去接種率不到二成相比,接種數飆升,而六十五歲以上長者首日接種數,約占整體的四分之三,為接種流感疫苗的最大宗。
開業診所醫師林釗尚說,每一通電話都是打來問疫苗「沒預約成功頻撥電話問、預約成功則狂打電話確認接種時間。」他說,自費疫苗十月中旬才會陸續到貨,但近期氣候開始變涼,使民眾都想快點挨一針。開業診所醫師林應然認為,錯過第一波預約機會就非常低,藥廠早就說明「早就都沒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