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跨世代徒眾講習會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0.10.03 語音朗讀 18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分組座談中,同學積極爭取發表機會。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叢林學院女眾學部同學在聖歌比賽中,獲「歡喜融合獎」,與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及師長大合照。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Y世代」、「Z世代」僧青年在講習會課程中,收穫良多。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佛光山年度盛事海內外徒眾講習會,今年藉著疫情,首次輔以視訊如期展開。星雲大師特別以「我應該怎麼辦?」為主題,全球徒眾就「常住與我」、「僧眾自覺之道」的探討,到「後疫情時代」、「道場信徒」與「世界青年」等子題做觀察分析,進行課程及「世界咖啡館」形式的分組討論。現場與線上近一千二百名與會者反應熱烈,尤其「Y世代」、「Z世代」僧青年與學院學生,爭相舉手、踴躍發言,為這一場講習會注入新活力。海內外徒眾講習會的性質,類似國際企業全球發展會議。不同的是,在徒眾講習會中,除有長老、法師們的開示指導,攸關教團發展的重要課題,也開放讓佛學院學生發表意見,就如實習生不但能參與高階主管會議,聆聽重點核心議題,也可以和長老、師兄長們一樣擁有發言權,有效填補世代觀念落差的溝渠。常有人好奇星雲大師的管理之道,在重視僧團倫序的傳統下,如何能超越年齡、國籍、語言、文化背景的差異,將大眾的思想、見解充分溝通,進而形成共識,以推動教團持續發揮化世益人的力量?徒眾講習會展現跨越世代、佛門倫理的藝術,提供了不同的典範視野。此外,在講習會期間舉辦的佛教聖歌觀摩賽,學院師生的團隊也連續三年獲獎。同學們利用有限的課餘時間組織練習;會樂器的、會跳舞的、會口技的同學紛紛貢獻己長,就是要增加表演精采度,以饗大眾。今年女眾學部「自在叢林」隊負責編舞的一年級新生,將禪坐中迸發出千手千眼觀音的舞蹈設計靈感,結合敦煌舞、BBOX與觀眾互動等創意,一舉獲得評審第三獎及網路人氣票選歡喜融合獎,可謂滿載而歸。以下是同學的心得分享。同學心得英文佛學系二年級/君梅在參與層次分明、漸進深入的徒眾講習會課程中,了解佛教發展的現狀與趨勢,讓我生起危機感,更有一種使命感,要讓佛教靠我們,為佛教度化人才,每個人都責無旁貸,我要自省、自學、自勵,走出去,讓人間佛教遍地開花。寺院行政系三年級/知馨從雁行菩薩行中,我們看到在團隊合作、輪流領導、激勵同伴、互相扶持下,能減少阻礙、增加我們前行的距離。因為疫情,我們與海外師兄長,在線上凝聚共識、一同討論議題、集思廣益,如此因緣,改變了我們的弘法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思惟模式。專修部一年甲班/小妏連續幾天,聽到最多的是「自覺」,自我覺察是需要練習的。有自覺才會改變,可見自覺的重要性,那要覺什麼?知有所不能,知有所不行,大師教導我們如何把人做好,過程中可以認識自己,並懂得謙虛及懺悔,消除我慢與我執。招生佛光山叢林學院,歡迎報名就讀。 洽詢電話:07-6561921轉 3001~3002(男眾) 2050~2053(女眾) 前一篇文章 【叢林風光】 走過僧伽教育56年 燈燈相續 下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 盍各言爾志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7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8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9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 深研義理 以學養行【叢林風光】 人間佛教社會應用【叢林風光】叢林易地教學 悲智願行的實踐【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在全世界看見人間佛教【叢林風光】五日精進禪修 體證人間生活禪 作者其他文章【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薪火傳燈】星雲大師僧伽教育六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