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社會人文學科 莫讓台灣貧血

鄭佑璋(高雄市/文字工作者) |2007.09.06
562觀看次
字級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捐贈台大一百五十億元成立癌症中心,這對台灣的癌症醫療會有正面助益,可讓更多的罹癌病人獲得一線生機,是無庸置疑,不過,有兩件事值得討論。

首先,將捐款社會公益或獎勵學術研究,已是近年來許多富人的時尚,這也改變了過去對富人只是守財奴,或用金錢博名的負面觀念,但其中的意義不僅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而已,而是企業家展現社會責任、道德良心,因為一個社會不可能只有富人獨活,若富人從社會賺取大量金錢後,只由一個人獨享,而將社會責任拋給政府,社會將有如一潭死水,這對少數富豪來說,豈有生活品質的保障?因此,富豪將資產投入社會,發揮道德責任,是善性的循環,也是穩定社會的根基。

其次,台灣富豪對公益活動,過去多集中在成立學校,以利企業訓練招募人才,到高科技產業興起後,科技新貴對理工學系的資助仍不遺餘力,目的還是對企業的考量;如今郭台銘若非因親人罹癌過世,恐怕也不會捐贈成立癌症中心。

由此來看,台灣富豪對資金運用的態度,仍屬功利性質,未對人文方面投入資金,獎勵文化事業的發展,如此,台灣人的生活或許會因為工商業發達而小康富足,有了醫療中心可以醫治病痛,但心靈卻會因為缺乏文化血脈而空洞。

這種情形可從每逢捐款時,捐贈資金的大老闆乘坐大轎車,文學院的教授只能騎著腳踏車在後頭吃灰看得出來,人文學科在台灣不受重視,影響台灣與國際的差距,在十幾年內看不出來,但時間一長,不用說與國外的差距,光只是台灣社會就會愈來愈糟。

一百五十億元的捐款,對台灣首富而言並非天文數字,但可以支撐一個社會的責任,與社會底層民眾的希望,不過,如果下次還有富豪要捐款,是否能考慮獎勵人文學科,畢竟,一個國家不能只有無數的工業區和分布密度最高的醫院,而缺乏具有國際地位的藝文中心,否則這個國家將會貧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