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大篇幅報導被坊間稱為「排毒教父」者,因誇大療效而遭起訴的新聞。
如果從文化觀點看這件事,漢文化中有以食材入藥的醫療行為,且認為食物具有某些療效,使得民間極重視「食療」、「藥膳」、「食補」,由於長期的文化浸染,使類似「排毒教父」,利用民眾深信食療的觀念,使得所謂的「養生排毒」風氣,蔚為風潮。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為何民眾相信此道甚至超越現代醫學?或許有人會說這是迷信,但以「迷信」一概論之,會忽略千百年來積累的集體意識影響,更會忽略隱藏的人性欲望。
在醫學昌明的時代,民眾會選擇「養生排毒」作為治療癌症的首選,而非選擇現代醫學治療,無非是因目前醫學對癌症只有「控制」能力,無法根治,加上人們有諱疾忌醫心態,使得病患或家屬尋求「民俗療法」,期能獲一線生機,這使得每年死於癌症人口,有多大比例是死於「非科學醫療行為」,成為無法統計的黑數。
所以「排毒教父」遭檢方起訴,對保障病患權益來說,具有正面意義,可避免類似的宣傳,讓民眾受害。
不過,筆者相信,往後還是會有更多的「養生專家」出現,因為我們千百年來的文化,對養生深信不疑。
我研究過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道教興起,使得過去純屬帝王專利的「求仙」普及民間,但由道教方士製作的仙丹,卻在歷朝歷代讓不少帝王重金屬中毒,而改寫許多歷史,儘管道教方士與部分知識份子認為「神仙可學可致」,但也有知識份子抱保留態度,例如北朝的顏之推於家訓中,特別對「神仙可學」的觀點懷疑,不過也僅告訴子孫「養生足矣」。
由此可見,中國人對「養生」抱著深信不疑或迷信的態度,如今更甚至取代了正統醫療,想要藉由「排毒教父」的起訴,恐怕很難破除這種對養生的迷思,但民眾必須了解,適度的養生有益健康,生了病就要找正牌醫生,才是保命之道。
此外,衛生單位官員必須檢討,為何沒主動稽查這位知名的「排毒教父」,卻是由民眾檢舉?明明其著作與販售商品,都已過度誇大醫療行為,但衛生主管機關確任憑其坐大,主管官員難辭業務疏失及道德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