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黃姓計程車司機的父親患有失智症,每隔二、三天就在三更半夜向他興師問罪,指控他侵占百萬財產,害他白天精神不繼,經常險象環生,最後發生憂鬱症就醫,失智症可能拖累家人,甚至拖垮家庭,不能忽視。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李明濱指出,根據七月人口統計資料,及失智症盛行率推算,目前全台已超過十四萬失智症患者,每年社區老人失智盛行率穩定的增加百分之零點一,預計明年總失智人口將破十五萬。
台大神經科副教授邱銘章表示,目前為止,失智症藥物與治療的研究雖然蓬勃發展,但仍無藥物可治癒或阻止失智症的惡化。但是任何藥物治療或措施,只要能延緩失智症發生五年,就有機會將罹患人口減半。
邱銘章說,應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從年輕就開始透過不斷學習新知,讓腦細胞之間有效的神經鍵連結與認知儲備持續增加。中年開始就應每周二到三次以上規律運動。經常從事可以刺激大腦智力、創造性的活動,也應努力保持社會參與和人群接觸。
在飲食方面,遵從地中海式的飲食習慣,或多攝取蔬菜、水果、豆類、未精製榖類,以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作為主要脂肪攝取來源。他也建議多食用深海魚類,從其中獲得omega-3脂肪酸的補充。但他也提出,不管是維生素或深海魚油,不建議長時間、高劑量從飲食以外來源補充,以免因為過量而造成其他副作用。
醫師表示,從年輕就應小心保護頭部,避免嚴重外傷,嚴格控制血管危險因子,重視血壓、血糖控制,保持適當體重,發生心血管、腦血管疾病應積極治療。
此外,本來就有喝酒習慣的人,可持續低到中等量的飲酒,但是不需要鼓勵原本不喝酒的人開始喝酒。
醫師認為,失智症雖然無法治療,但從增加保護因子、減少危險因子著手,卻可達到預防的目的。
二○○七國際失智症日活動將於十五、十六日舉辦,失智症關懷專線○八○○四七四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