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紙」藝師張秋山李清榮 巧匠神工獲北市傳藝獎 |2020.09.25 語音朗讀 17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北市文化局今在剝皮寮歷史接區頒發「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給張秋山、李清榮,即日起至10月13日止,也會在剝皮寮舉行糊紙特展。圖/趙宥寧李清榮為糊紙特展製作「八仙」。圖/趙宥寧李清榮(左)、張秋山(右)獲頒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圖/趙宥寧李清榮為糊紙特展製作「八仙」。圖/趙宥寧 【本報台北訊】糊紙工藝在台有紅、白事之分,卻往往因「白事」,也為這項傳統工藝蒙上一層禁忌的色彩,但隨著時代改變,因避免空汙,燒紙屋需求降,若要靠糊紙工藝維生,也得轉型,如今卻也面臨失傳危機。糊紙藝師張秋山、李清榮獲頒傳統藝術藝師獎,兩人感謝自己的祖父跟父親,盼能延續糊紙工藝。北市文化局今在剝皮寮歷史街區頒發「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給張秋山、李清榮,即日起至10月13日止,將在剝皮寮舉行糊紙工藝特展,展期將舉行2場糊紙工作坊,由2位藝師親自帶民眾感受糊紙魅力。80歲張秋山,業界都稱他「朝枝師」,出生傳承百年的糊紙世家「茂興齋糊紙店」,祖父張根乞、父親張通草皆為大稻埕、大龍洞享負盛名的糊紙師傅,從小耳濡目染,在外公身旁剪紙,30歲那年決定接下「茂興齋」,是第三代傳人,最擅長紙厝製作,巧妙的剪紙、紙紮技巧,在大台北地區享負盛名,更承製基隆中元普度「主普壇」長達13年。今年64歲的李清榮,出生台南百河,家族在白河地區祖傳三代糊紙事業,6歲與父親李塗生舉家遷移到台北市大安區,求學期間就讀美工科,啟蒙雕塑藝術史,1988年與父親和金門師傅翁文林合作承製台中大甲鎮瀾宮醮紙,神韻之精巧轟動業界,作品集傳統糊紙工藝與西方色彩,可謂當今糊紙師傅翹楚。問起得獎感言,張秋山謙虛地回憶,以前總跟外公說「我跟你在後面不能漏氣」,祖父都告訴他,只要好好學習,藝術不會放棄你,他認為,現在都走向工業化,糊紙慢慢消失,但傳統還是要保存,兒子張忠信也接下父親志業,成為第四代傳人。李清榮則說,父親曾告訴他「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技」,如今拿下藝師獎,他向父親說「我對你有交代」。李清榮也特別替展覽糊了「八仙」,他笑說,一尊要糊3天,趕工趕了一個月,神韻、氣場都到位。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致詞表示,北市共有27位藝師獲獎,其中有20位是傳統表演藝術,其中7位是傳統工藝藝術,但隨時間凋零,目前僅剩下21位,若不好好保存,不及時鼓勵,很快就會消逝。 前一篇文章 【三好微電影】《當下》與心的對話 下一篇文章 【三好微電影】《被擁抱的溫度》找尋生命熱情 善待世界 熱門新聞 01【詩】很遠的那邊2025.11.2402北市府新壽解約 輝達落腳北士科定案2025.11.2203美施壓 料烏27日前簽停戰協議2025.11.2204縱谷大地藝術季 光影與時間低語2025.11.2205【植感時光 】黃紋萬年麻 培育幼苗小園丁2025.11.2306無障礙狗公園 輪椅犬快樂奔跑2025.11.2307佛光山印度沙彌剃度 願復興印度佛教2025.11.2508孟加拉5.7淺層地震 至少6死百傷2025.11.2209邱文達:全民健康運動 從個人生活習慣開啟2025.11.2210【優質電視選】《十住經——菩薩道的修行指南:妙光法師》2025.11.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電梯按鍵怎麼取消? 網友指出還有這招基隆和平島阿拉寶灣5月開放 即日起可網路預約北捷引進南韓樂鐵電聯車 乘車空間更寬敞屏東藝起派對移師潮州 寫生比賽29日截止報名閒置多年轉型 花蓮鳳林新露營地4星高規格新景點「樹鼠」? 台南安平樹屋標成「tree m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