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言素行》給人類以慈悲

◎劉阿榮 |2007.09.05
295觀看次
字級

人類本來是從洪荒險惡的環境中競勝而生存下來,因此人類有競爭攻擊的本能;人類社會又因長期合作互助,才營造出安全舒適的群體生活。歷史的經驗顯示:慈悲待人、和平相處,是文明社會的表徵;反之,仇視怨憎、侵略戰爭,是野蠻殘暴的行為;也是文明退化的現象。

侵略戰爭,不論高喊什麼口號;不論標榜什麼理由,都難掩其罪行,也難獲得世人的認同。例如:二次大戰期間,日本侵略中國,在各地屠殺百姓,令人髮指,而日本還堅決否認其暴行。近日有機會參觀南京的「拉貝先生紀念館」,對日軍在南京的屠殺凶殘行為;對另一群人的人性光輝,兩相映照對比,有深刻的印象。

日本侵華期間,時任德國西門子公司在華的重要幹部拉貝先生(John Rabe,1882-1950)與在南京的若干社會名流、人道主義者,籌組「國際安全區」,收容難民六萬餘人,免受日本軍閥之蹂躪,拉貝被選為主席,他不僅積極營救難民,抗拒日軍之肆虐,還詳細記錄了當時日軍之總總暴行。拉貝返回德國後不久即過世,其日記遺稿亦鮮為人知,世人僅從各種訪談、回憶中知道日軍之殘暴,卻少有較詳盡的資料可資佐證。一九九○年代,在美國研究南京屠殺的華裔作家,輾轉獲得拉貝後人保存的大量紀錄,並加整理,使得這段歷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最令人感動的是,拉貝的遺言寫道:「給全球以和平,給人類以慈悲」(Give Peace to the World,and Have Mercy on Man),此一呼籲,在當今人世間,不啻暮鼓晨鐘,更具悲憫的襟懷!

記得明代陳繼儒(眉公)在《小窗幽記》一書中寫道:「欲見聖人氣象,須於自己胸中潔淨時觀之。」我們固然不應隨意稱許何者為「聖人」,但從拉貝先生的胸襟氣象觀之,確實值得世人推崇。相對於現今各國政要,常在權謀中思考;在爭勝中費心。卻少有願為世界和平慈悲而盡其心力者。至於富商巨賈,考量的更是「利潤率」與「企業版圖」,何曾真為人類安危幸福而著想?因此,拉貝先生「給人類以慈悲」的名言,在今日國際政治經濟上,還真是空谷足音,值得奉為圭皋。

再觀國內政壇,近年來常以「割喉割到斷」為能事,何謂慈悲憐憫?何謂和平共榮?在政客眼中、心中可能不值一顧?反而是國內許多宗教團體、善心人士,默默奉獻,發慈悲心、行菩薩道,為營造祥和社會而盡其心力,最值得吾人感動與敬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