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書畫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蓮,別號「青蓮女史」。入冒氏之門後,與冒家上下相處得非常和諧。馬恭人(辟疆母)和蘇元芳(辟疆妻)特別喜歡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順從,服侍她們比婢女還要用心。
閒暇時,小宛與冒辟疆常坐在畫書房中,潑墨揮毫,評論山水,鑒別金石。小宛初進冒家,仿鍾繇帖,學曹娥碑,每天寫幾千字。
董小宛還曾代替冒辟疆給親友書寫小楷扇面。從前在蘇州的時候,小宛曾經學過一段時間的繪畫,能夠畫小叢寒樹,筆墨楚楚動人。到如皋後,她保持著對繪畫的特殊愛好,時時展玩。
巧於美食 董小宛最令人折服的,是把瑣碎的日常生活過得浪漫美麗,饒有情致。她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壺茶煮米飯,再佐以一兩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
冒辟疆喜歡吃甜食、海味和燻製的食品,小宛就為他製作美食,花樣繁多。如釀飴為露,用白瓷杯盛出幾十種花露,不要說用口品嘗,單那五色浮動,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
小宛經常研究食譜,看到哪裡有奇異的風味就去訪求它的製作方法,用自己的慧心巧手做來。
她善於作糖點,在秦淮時曾用芝麻、炒麵粉、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為原料製成酥糖,切成長五分、寬三分、厚一分的方塊,這種酥糖外黃內酥,甜而不膩,人們稱為「董糖」。
聞香賞月 月色如水,最為小宛所傾心,夏夜納涼,小宛喜歡背誦唐人詠月及流螢、紈扇詩;為領略月色之美,她常隨著月色的升沉移動几椅。半夜回到室內,她仍要推開窗戶,讓月光徘徊於枕簞之間。月亮西去,她則捲起簾櫳,倚窗而望,戀戀不捨,還常常反復回環地念誦李賀的詩句「月漉漉,波煙玉。」
冒辟疆說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同生活的九年中享盡。這清福也包括靜坐香閣細品香。他最欣賞「橫隔香」,這是一種內質堅致而紋理呈橫向的沉香。小宛最珍愛東莞人視為絕品的「女兒香」,他們還蓄有不少「蓬菜香」,甚至還用獲得的西洋香方子製作過百枚香丸。
他們講究品香時的情調,寒夜小室,玉帷四垂,點燃兩枝紅燭,在幾只宣德爐內點上沉香,靜參鼻觀,就好像進入了蕊珠眾香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