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雄大士爺祭 紙糊神像供膜拜 江俊亮 |2020.09.15 語音朗讀 29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手持令旗的紙糊大士爺相貌莊嚴。圖╱中央社 今年祭典增設多組「捏麵看牲」。 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民雄大士爺廟供奉的觀世音菩薩。 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大士爺」相傳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但民間多以面目猙獰的「面燃大士」為具體形象。嘉義民雄大士爺廟每年農曆七月舉辦的「大士爺祭」,會以紙糊神像供眾膜拜,最後一天就會火化升天,等到來年再重新紙糊,因此有別於一般神祇的固定雕刻金身。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許有仁表示,民雄「大士爺祭」是全台四大傳統普度祭典之一,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被列為縣定民俗,是嘉縣重要文化資產。但很多人踏進民雄大士爺廟,並未見到「大士爺」神像,反而見到慈眉善目的觀世音菩薩供奉在正殿,因此心裡不免納悶。觀音示現阿難向佛請法他說,大士爺的由來與佛教有關,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阿難尊者,一日在林間修習禪定,觀音菩薩化為「面燃」(臉面被火燃燒)鬼王,警告阿難將墮入餓鬼道,阿難驚怖並向佛陀求法,佛陀則教導阿難「陀羅尼施食法」,免於自墮餓鬼道。許有仁指出,民雄的「大士爺普度」緣由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先民來台墾植初期,漳州、泉州兩地移民不和,民雄地區曾發生嚴重的漳泉械鬥,造成慘重傷亡,後來又發生瘟疫,為了普度死難十方眾生,因此衍生出大士爺祭典。另一說法是,清乾隆年間農曆七月,民雄地區有鬼魅作亂,大熱天的午後卻陰風慘慘、家宅不寧,一段時間後,庄民見到觀音大士顯靈,變身丈餘高,頭生雙角、身披紅甲、青面獠牙、舌垂火焰,立時「陰風止,鬼聲禁」,庄民得知大士可鎮壓鬼魅,每年農曆七月都會迎請大士爺。光緒年間,民雄地方人士組成「大士爺會」,但並未建廟。一九○六年,嘉義梅山發生大地震,民雄慶誠宮被震毀,居民才以舊廟原建材另起「慈濟寺」,合祀慶誠宮媽祖、開漳聖王,並供奉大士爺木製牌位。慈濟寺建成後,每逢大士爺祭,都有許多外地信徒前往祭拜,日本政府鐵道部因應地方需求,在祭典期間,北自彰化員林、南至台南新營都加開火車班次,以便信眾祭拜,一時香火鼎盛。捏麵看牲傳統普度添趣二戰末期,盟軍轟炸台灣,民雄放送所(民雄廣播電台)也成為目標之一。一九四五年二月十四日,當地炸彈聲四起,不少人跑進大士爺廟避難,有一顆炮彈落在廟前爆炸,碎片彈射到廟裡,嵌在迴廊斗拱的橫梁上,民眾毫髮無傷,咸信是大士爺保佑。許有仁表示,漳泉械鬥後,漳州人與泉州人有心結,不願同時祭拜,因此,早期的民雄頂街自農曆七月初一起、下街自七月二十一日起,各自普度三天,井水不犯河水,統稱「大普」,倒也相安無事。後來傳出「大普」時,擺祭品的孤棚曾傳出小孩的嬉鬧與哭泣聲,有些孩童也有日夜哭鬧情形,經請示法師後,認為孩童受到「沖煞」,因此定農曆七月倒數第二天為「小普」,又稱「囝仔普」,廟方會準備紙糊孩童臉的大士爺像,相當特殊。許有仁說,因疫情影響,大士爺祭蘭盆盛會首次推出「防疫祈福線上普度」服務,並新增多組「捏麵看牲」,以捏麵人製作的普度祭品,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希望讓傳統普度增添趣味性。 前一篇文章 奉獻半世紀 詹德隆神父 以台灣為家 下一篇文章 蘭陽兒童班 義工歡喜行佛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雲梯2025.07.0105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如是說2025.07.02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香雲寺覺醒行禪 療癒軍人身心靈大馬大專佛學營 青年學習覺有情為加拿大祈福 多倫多佛光人迎接國慶日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體現信仰傳承龍善宮護法大將軍誕辰 清德寺祝賀芙蓉花城綜合體育中心開幕 大馬佛光人見證 作者其他文章台南夜市吉祥物 夜奇鴨亮相井仔腳瓦盤鹽田 賞夕陽高跟鞋教堂 玩美一夏龍宮瀑布 清涼來襲「喘息咖啡」 讓照顧者放鬆雨打阿勃勒 飄散黃金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