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衛福部新營醫院骨科醫師林孝儒呼籲民眾不要忽視無聲無息的隱形殺手──骨質疏鬆,除了造成生活品質下降,死亡率也不容輕覷。
林孝儒表示,骨質流失是隨著年齡老化必然會面對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骨質疏鬆已經是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疾病。依照台灣平均壽命計算,約三分之一的台灣婦女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體、髖部或腕部骨折,其風險高於乳癌、卵巢癌和子宮癌;男性也有五分之一的風險,且風險高於前列腺癌。發生過一次骨質疏鬆骨折後,約百分之五十患者將會再發生第二次骨折,而每次骨折之後,再出現新骨折的風險呈指數形式增高。
林孝儒指出,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同時具有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腦中風、巴金森氏症、器官移植、癌症、腎臟透析患者,髖部骨折風險相對增加;依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一年內之死亡率女性約為百分之十一點二,男性則高達百分之十八,死因以長期臥床引發之感染為主。
「預防重於治療!」林孝儒醫師建議,民眾可以改善日常生活行為,去除危險因子、增加鈣和維生素D3攝取量、從事荷重運動、肌力增強運動和平衡訓練,強化骨量和體能並改善居家及公共環境,使用防護設施,以防範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