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南投武界水壩無預警放水,釀成下游露營民眾死傷悲劇。自政府「山林開放政策以來,陸續有山友因體力不支等因素請求支援,不僅讓自身暴露在危險中,讓救難人員疲於奔命,消耗大量救援資源,內政部提醒山友從事登山活動前,應強化行前準備事項。
營建署統計顯示,今年一至八月,經許可進入高山型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域者,計有十八萬餘人,與去年同期成長三成七;同期發生在高山型國家公園的山域意外事故計有一百十三件,也較去年同期增加四十一件,成長逾五成六。
有別於一般體育運動,登山是具風險性的戶外活動。內政部指出,造成山域意外事故的原因包括迷路、墜谷、疲勞、高山症、疾病、落石、創傷、天氣惡劣、動物攻擊及雷擊等,山友行前必須對自己與同行的體能、健康、裝備、經驗等,以及攀登山域的地型、氣候、路程做風險評估。
為了避免消耗救難資源,內政部提醒民眾從事登山活動前,也應強化風險認知、資訊蒐集、裝備整備與禮儀秩序等行前準備事項。
除了強化行前訓練與裝備整備,內政部提醒,可利用國家公園與氣象局等政府機關網站,掌握最新路況、天候資訊,登山過程中,啟動「天候三層檢核」措施,當遭遇惡劣天候時切勿冒險繼續上山,適時設定折返點下撤,以免因崩塌落石或溪水暴漲而受困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