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衛福部訂定進口豬各部位的萊劑最大殘留容許值後,標示成了最大難題,不過陳時中曾強調標示一定清楚,甚至有用到豬油的食品,全都要標示產地國;衛福部食藥署前天深夜公布的草案中,卻是規定含豬脂的散裝食品可免標產地,打臉陳時中;他昨天回應草案仍在預告期,期盼朝向全面標示執行,將與各單位溝通。
陳時中屢次對外說明,開放美豬美牛必須要搭配「強制標示」肉品原產地國,目的是讓民眾有清楚的選擇權。食藥署上個月二十八日在總統蔡英文宣布開放美豬美牛的政策方向後,立即公告二十項散裝食品標示新制,其中豬油製品未被列入需強制標示原產地國的項目。
對此,陳時中本月四日強調「未來美豬油脂不論散裝、包裝食品或入菜都須標示,將修改食藥署草案內容」但前天深夜食藥署預告的「散裝食品標示規定第五點修正草案」,使用豬脂的散裝食品仍無須標示原產地國。
擔心吃到「毒豬」 民間連署抗議
在嘉義市前天將食安自治條例送議會一讀後,雲林縣昨天也推出「雲林良品零瘦肉精牧場及商店認證標章」,縣長張麗善強調認證的雲林豬就是安全保證,查獲違規者最高開罰兩億元。台南市議會國民黨團上周已連署提案修自治條例,高雄市議會國民黨也計畫提案。
對國民黨團的行動,台南市長黃偉哲、高雄市長陳其邁都表示,地方應與中央一致;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新北正往修法這方向努力。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喊話,盼中央地方一條心,齊一步驟不要亂了套。
嘉義市長黃敏惠昨表示認同蘇院長說法,但她強調許多人非常憂慮,還用閩南語說「標準若改,身體會害;法律若修,性命會休」的基層百姓心聲。
另台灣農民組合協會、彰化醫療界聯盟等民間團體昨天批評蔡政府只用一張行政命令「逼全民吃萊豬」,示警接觸萊克多巴胺有相當多未知風險。另有家長指出,校園營養午餐不用萊豬,但幼兒園、托嬰中心、保母家還是沒保障,擔心孩子吃到「毒豬」;目前有三十多個民間團體發起抗議連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