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趣譚--郭璞索筆 江郎才盡

杜偉新 |2005.11.03
708觀看次
字級

「江郎才盡」一詞,有一段趣事。

話說生於南北朝的江淹,父親原是位小縣令,不幸在江淹十三歲那年,與世長辭了。

江淹上無依怙,自勵奮發,終於在二十歲那年入幕宋新安王劉子真,不久,新安王遇刺身亡,只好另圖他處,轉入建平王劉景素門下。不過,劉景素只當江淹是食客,在一次政治誣陷中,毫無猶豫的把他打入監牢,後逢明帝駕崩大赦而獲免。三十一歲,劉景素密謀舉兵,江淹賦詩委婉以諷,又被貶黜為吳興令。

後二年,劉景素謀反失敗被殺,取而代之的南朝齊高帝蕭道成,非常看重江淹,建國伊始便拔擢為中書侍郎,那年江淹才三十九歲。此後,江淹官運日隆,可謂平步青雲,四十三歲兼尚書左丞,五十歲再兼御史中丞,五十二歲遷為冠軍長史加輔國將軍兼宣城太守,不單朝野權力一把抓,官也是一串一串的做。

直到五十八歲,齊終因爭權內鬥嚴重,九年換了五帝,不堪消耗,為蕭衍擁兵以奪。面對歷史的重演,江淹已非當年抑鬱不得志的小官,而是前朝齊的冠軍將軍兼吏部尚書,但江淹的人生觀在行入老年時,已有及時行樂的跡象。朝代更迭總是成王敗寇,老年江淹的無為,反而成為梁武帝招降納叛的最佳典範,可謂「功在無為」,與早年「一言鳳獨立,再說鸞無群」的江淹,受齊高帝蕭道成以有材惜不遇的江淹,簡直是判若雲泥。

但江淹又似不該被苛責,因為他正好身在好談老莊玄理、力主恬然自樂的南北六朝,流放的經驗及紛亂的政局,在在使他失去擇善固執的立場;又說不定青年時採薪養母的刻苦歲月,已經使他潛意識埋藏「立志做大官」的銘印,因此,當他接受齊武帝大宴朝臣賦詩時,雖然親聞諸公的「才盡之譏」,依舊泰然哂之,推託是「郭璞索筆」而去的結果。

話說回來,郭璞是晉代經學家,又曾傾心力注《爾雅》,以其琢鍊字句的能力,索回江郎彩筆,江郎又於顏何失呢?「郭璞索筆」果然為「江郎才盡」做了最好的註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