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林鐵 讓鐵漢柔情守護 |2020.09.06 語音朗讀 25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阿里山林業鐵道特殊的之字型登山軌道,火車上山後換道再後退,地上的鐵軌顯出「之」字樣。圖╱蘇昭旭提供 阿里山林鐵在春季山櫻盛開時,附掛檜木車廂列車,讓民眾體驗「高山櫻花鐵道」之美。圖╱蘇昭旭提供 國內知名的鐵道專家蘇昭旭,最近獲表揚保育林業及自然有功。圖╱修瑞瑩 【本報綜合報導】國內知名的鐵道專家蘇昭旭,最近獲得農委會頒發、有綠色奧斯卡獎之稱的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表揚,感謝他二十多年來投注心力研究阿里山林業鐵路。蘇昭旭出版過四十八本鐵道專業書籍,其中就有十一本是阿里山林鐵,具有世界文化遺產價值的林鐵,對五十四歲的蘇昭旭來說是終身的使命。工程貢獻度堪比世遺鐵道林鐵的特殊修建工程,是非常不容易的。蘇昭旭舉例,目前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的六條登山鐵道,不僅歷史久遠,而且都因為在艱困時代能以特殊工法,克服山路崎嶇與斜坡,精巧技藝難能可貴。而被登錄為世界遺產登山鐵道主要的工法有五項,分別是一百八十度大彎、迴圈型與螺旋型路線、 齒軌式鐵路、之字形折返路線與特殊設計的登山火車,阿里山林鐵除了沒有「齒軌」外,其他四項都有,六條世界遺產中,只有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可以比擬。而更難能可貴的是,阿里山林鐵的海拔最高點為二四五一公尺,比六條鐵道中海拔最高的尼吉里標高二三四五點一公尺還高,而林鐵最高與最低落差達二千四百二十一公尺,也超越其他六條世遺鐵道。「就工程的貢獻度而言,如果不是台灣非聯合國會員,阿里山林鐵早就成為世界遺產。」921柔腸寸斷又遇到莫拉克阿里山林業鐵路是從日本時期興建至今的鐵道,蘇昭旭表示,林鐵在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中柔腸寸斷,不好容易陸續修復,二○○九年又遭遇莫拉克風災,本線(嘉義到阿里山站)至今從十字路站到神木站間仍無法通車,眠月線更是從九二一地震後,只有在二○○八年曾修復完成短暫試車,從一九九九年至今從未正式營運通車。這一條原本因為林業衰落而面臨消失的鐵路,得以保存下來,主要是蘇昭旭多年來積極研究與努力,爭取保存阿里山林業鐵路。得獎的背後,卻有許多不為外人道的艱辛,甚至一度讓他失去活下去的勇氣,靠著對鐵道的熱愛,才能堅持至今。阿里山林鐵大事紀1999年 921大地震受損嚴重2003年 列車翻覆17死156傷2006年 啟動民營2008年 民營正式交接2009年 莫拉克風災受損嚴重2010年 林務局收回營運2011年 大樹擊中車廂7死113傷2013年 交付台鐵營運2015年 原本全線可以通車,杜鵑風災受損又落空2018年 交還林務局營運 前一篇文章 消失96年原生種百合 細葉卷丹 興大技轉量產種苗 下一篇文章 罹患「廣場恐懼症」靠Google街景 藝術家環球旅行 熱門新聞 01談經典之鑰 肯定我是佛2025.10.2602佛光山在家戒會 海內外戒子行佛2025.10.2703【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2025.10.2604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心能轉境2025.10.2705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6【小土豆日記】泡麵來襲2025.10.2707跆拳世錦賽 18歲劉侑芸奪金2025.10.2708【晨齋語錄】正確觀念2025.10.2609不變的真心,最動人!2025.10.2610【四季花藝聯想】秋色圖鑑 橙黃橘綠正斑斕2025.10.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習近平見高市早苗 籲日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輝達攜南韓 打造主權 AI 基建習川會沒談台灣 美降關稅、陸暫停稀土管制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