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幸福的讀書人

◎彭俐  |2007.09.03
323觀看次
字級

讀過許多世界名著,還是會被其中一些詞句所震撼,英國思想家塞繆爾‧斯邁爾斯《自助》中「人如其所讀」就是這樣一句話。「我是誰」———這個古老的哲學命題,原來是可以這樣解釋的:「我是我所讀。」正是如此,讀書是這麼莊嚴的一件事情。

其實讀書的好處,還遠遠沒有被現代人所認知。比如,閱讀能夠美容。古人早就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大概也是閱讀能夠美容這層意思。

古希臘曾經舉行過一次選美大賽,在進入最後決賽的幾十位美女中,到底會由誰奪取到桂冠呢?評審結果大出人們所預料,一位入神地捧讀一本書的美女成為最佳人選。這樣看來,美人之美是其在讀書的神態。

羅丹的雕塑「思想者」,是以強壯男性的形態呈現的;而有哪一個思想者是不讀書的呢?停止讀書則「面目可憎,語言無味」,沒有書籍,沒有閱讀,人類那敏感的心靈,就沒有地方安置,也沒有幸福可言。

人的尊嚴感何來?它源於思想。思想何來?源於文字。文字何來?源於紙張。紙張何來?源於葦莖。於是,帕斯卡爾在他那本《思想者》中說:「人是一根葦草,脆弱易折的葦草,但是它是有思想的葦草。」人因而偉大。

而古埃及人也是用蘆葦造紙,書寫文字。葦草之於文字,是兩相交融的生命。

讀書,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四月二十三日———世界圖書日,有人也稱之為世界讀書日,這天既是作家塞萬提斯的忌日,又是詩人莎士比亞的誕辰。

世界圖書日起源於西班牙的巴塞隆那,自從一九九五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以來,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給了它百分之百的重視和響應。

很多人相信,人有兩個生命。一個是物質的、肉體的生命;一個是精神的、智慧的生命。物質的生命每個人都不盡相同,而精神生命的出生日卻是同一天,是四月二十三日 ———世界圖書日。

雖然閱讀有時不免伴隨著像苦役犯一樣的沉重與辛勞,但閱讀,使人成為人!

我幸福,因為我是讀書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