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草案對照表。圖/農委會提供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8月28日預告修正公告,乙型受體素禁止製造、輸入,但不包括豬隻使用的萊克多巴胺飼料添加物,引發外界質疑將開放國內養豬使用萊克多巴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親上火線臨時舉辦記者會表示,將重新調整預告文字,9月4日正式公告,明確規範國內不准使用萊克多巴胺,避免民眾疑慮。
農委會強調,國內養豬戶絕對不能使用萊克多巴胺,近幾年每年檢驗6500多件以上豬肉,萊克多巴胺都是零檢出,如果消費者仍無法放心,很樂意增加抽驗倍數。
陳吉仲說,若民眾有食安風險疑慮,農委會和衛福部願意增加抽檢倍數,包括餐廳、超市、便當、餐飲業、自助餐、零售市場、夜市等,任何包裝跟散裝食品豬肉,未來會跟消費者相關團體討論,如何增加抽樣比例,確保國內畜產品百分百萊克多巴胺零檢出。
萊克多巴胺為乙型受體素的其中一種,防檢局過去依照動物用藥品管理法,公告乙型受體素為動物禁藥,禁止製造或輸入輸出。不過8月28日蔡總統宣布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防檢局當天隨即預告修正公告,乙型受體素為禁止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或陳列藥品,但不包括作為供牛及豬隻使用的萊克多巴胺含藥物飼料添加物。

圖說: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圖╱吳姿賢
預告修正公告引發嘩然,許多人擔憂此舉將開放國內養豬飼料可使用萊克多巴胺。陳吉仲今天臨時舉辦記者會表示,外界稱國內將開放萊克多巴胺藥證是誤導,甚至影響國內市場,未來進口萊克多巴胺美豬是比照日本模式,對國外豬肉訂定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量,符合才可進口,但國內仍不得使用萊克多巴胺。
陳吉仲說,外界對修正公告寫法有誤解,由於現在是預告期間,本來就在收集各界意見,為達到更精準的文字用語,將修正用語,加入國內、國外區分用途,避免外解誤解。
原本版本為「乙型受體素為禁止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或陳列之藥品,但不包括作為供牛及豬隻使用之萊克多巴胺含藥物飼料添加物」,將修正為「乙型受體素為『國內』禁止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或陳列之藥品,牛及豬隻於『國外』使用萊克多巴胺,不在規範之列」。
陳吉仲說,修正文字後,足可呈現國內百分百不准使用萊克多巴胺,讓台灣豬更有競爭力,消費者也有更多選擇,預計9月4日就會正式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