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咖啡風潮席捲全球,近年也有人喝起有烏龍茶味的「咖啡葉茶」。食藥署經評估安全性,擬開放阿拉比卡、羅布斯塔品種的咖啡葉,作為沖泡茶飲原料使用,但須符合咖啡因含量等規定。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日預告訂定「食品原料咖啡葉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草案,擬開放咖啡葉作為食品原料使用,但僅限阿拉比卡、羅布斯塔品種的咖啡葉,且只能作為沖泡茶飲原料使用。即日起將展開六十天預告期,蒐集各界意見。
「咖啡葉」並不是咖啡樹傳統供食用的部位,農委會為提高咖啡樹的經濟利用價值,促進產業發展,向食藥署申請「咖啡葉」作為食品原料使用。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指出,專家經評估審查,確認咖啡葉食用安全性,但因咖啡葉裡含咖啡因,飲用後恐使心跳加速,不適合孕婦、孩童飲用,因此必須標示「孩童、孕婦及授乳者應避免食用」警語字樣,也須符合包裝飲料每公升咖啡因含量不得超過五百毫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