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NDF是炒匯投機客最好的武器,為維持金融穩定,前央行總裁彭淮南行曾說曾說「我任內都不會開放」。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前央行總裁彭淮南是中華民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央行總裁,其任期經歷過4位總統、15個內閣,長達20年。投資性金融商品眾多,在他任內有一項投資性金融商品始終沒開放,那就是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彭淮南曾說,因為新台幣NDF是炒匯投機客最好的武器。
新台幣登上今年「最強亞幣」寶座,竟激起廠商投機心態,大玩「套利」交易。12日《聯合報》報導指出,有大型廠商透過遠期外匯交易進行套利,且交易金額逼近80億美元巨量,為杜絕歪風,中央銀行不僅對外商銀行祭出大規模專案金檢,甚至還約外銀來行「喝咖啡」,一旦查有不法,不排除將進行處分。
外電報導指出,這次「套利」的廠商,透過美系、歐系及亞系等五家外商銀行進行DF(遠匯)交易,央行在7月金檢時發現異狀,並再度擴大金檢範圍。這名大型廠商的套利手法,簡單而言就是「買低賣高」,因預期新台幣將持續升值,海外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的折價較深,和國內的遠期外匯(DF)會出現差價,廠商「買NDF、賣DF」,舉例來說,假設一個價格是29.3元、另一價格是29元,就會產生0.3元的套利空間。
2017年10月,彭淮南在立法院業務報告時表示,新台幣NDF是炒匯投機客最好的武器,為維持金融穩定,「我任內都不會開放」。
在央行眼中,廠商或銀行執行NDF交易,常常是「假避險、真炒匯」。央行報告指出,客戶辦理新台幣NDF成本較選擇權低,NDF易淪為投機工具,造成新台幣匯率大幅波動。舉例而言,當投機客大量賣出新台幣NDF時,買入NDF的銀行為規避匯率風險,必須於國內匯市拋售等額的美元,造成新台幣大幅升值。
央行曾在報告裡指出,央行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為國內金融穩定所推出的措施,不僅在當時不受外國投資人的歡迎,甚至還遭到國內媒體指責「開自由化倒車」的抨擊。然而,台灣這艘小船能在國際金融市場的驚濤駭浪中安然渡過,成功的經驗足以說明部分國內人士的批評與事實不符。
央行表示,1997年7月爆發亞洲金融風暴後,國外投機客經常在亞洲市場炒作NDF,也經由我國原先開放的管道炒作新台幣NDF,曾經一日搶購數億美元之多,導致新台幣匯率大幅貶值。因此,1998年5月,央行禁止國內法人在國內銀行承作新台幣NDF交易,此一政策,讓台灣在亞洲金融風暴裡全身而退,未因國際投資客狙擊而受到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