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檢舉達人數量激增,更有檢舉達人一年檢舉量高達一萬零五百七十八件,平均一天四十多件。圖╱曾原信
【本報綜合報導】民眾檢舉交通違規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檢舉二百七十三萬多件已逼近三年前一整年數字。警方統計發現,檢舉案超過半數是對交通安全影響不是很大的違規停車,有立委認為已出現檢舉浮濫、耗費警力狀況,擬修法規範警方處理民眾檢舉案要「先勸導再舉發」,獲十九名立委連署支持,但一提出就遭罵翻,質疑助長違規。
智慧型手機、行車記錄器普及,不少鄰居互相檢舉違規停車,有人不滿被開罰單而「瘋狂檢舉」報復,還有行車糾紛後尾隨對方檢舉違規,出現惡意檢舉、挾怨報復現象;警方署統計,去年有人一年檢舉一萬五千七百八十一件,平均每天要檢舉四十多件,登「檢舉達人」排行冠軍。
檢舉違規項目最多是違規停車,去年二百九十九萬七千一百八十八件檢舉案有一百五十七萬五千九百零七件檢舉違停,比例逾五成;其次是未依規定使用燈光及闖紅燈,各占近一成。
兩度遭檢舉違停的屏東洪姓男子表示,住家外道路有人行道,他的車身只要露出人行道一點點就被檢舉,「檢舉人到底抱持何種心態」?他說,違規遭警方攔查,還有澄清說明空間,警方會依違規情節及行政裁量權決定勸導或開罰,就算警方逕行舉發也會透過專業儀器採證,但許多民眾只憑手機拍照就舉發,爭議頗大。
官警說,民眾檢舉闖紅燈、蛇行、惡意逼車等易造成重大立即危害的違規,可彌補警力不足,但多數檢舉的違停案件對增進交通安全意義不大,也造成無謂警力耗費。
陳歐珀日前提案連署修改「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七條之一條文,他表示,此提案並不是鼓勵大家要檢舉或不檢舉,只是希望避免惡意「檢舉魔人」造成警力負擔,也希望讓民眾輕微違規有勸導改善機會。他說目前未撤案,也尚未送進交通委員會討論,想多聽各界聲音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