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兩種傘藝術 用意大不同

 |2020.08.17
1968觀看次
字級
基隆市西岸旅遊服中心騎樓上方裝置雨傘美化環境,並防止燕子「彈襲」候車民眾。圖/邱瑞杰
基隆中元祭主普壇外道路上方掛滿雨傘,是今年中元祭裝置藝術的創新設計。 圖/邱瑞杰

【本報綜合報導】基隆市最近出現兩種傘的裝置藝術,用意大不同,但一樣「美美的」。今年基隆中元祭,通往主普壇道路上方掛滿雨傘,呈現雨都風情,兼具祈福意象;無獨有偶,市府也在西岸旅遊服務中心騎樓布置彩傘,防範等車民眾遭鳥糞襲擊。

基隆中元祭今年輪由「聯姓會」主普,白、童姓宗親會值東。再過兩天就是農曆七月,市區陸續掛上燈籠、樹立旗幟,預告年度民俗盛會即將展開。

中元祭傳承百年,如何兼顧傳統與創新,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討論多年。今年中元祭場地裝置有兩大創新亮點,分為通往主普壇的信二路、壽山路口的燈排,改以色彩繽紛的燈籠取代傳統紅、黃色燈籠,此外主普壇外道路上方吊掛雨傘裝飾,呈現不同以往的祭典風情。

擔任中元祭計畫審查委員的東吳大學助理教授游淑珺說,民俗活動跟常民生活一樣會隨時代改變,中元祭由宗親會輪值主普等核心文化不變,但場地裝置就有創新的空間。

基隆市政府設在港西街的西岸旅遊服務中心,不僅是諮詢旅遊資訊好去處,也是遊客候車處,近日騎樓上方掛滿多種顏色的雨傘,吸引等公車民眾抬頭觀看。

市府觀光及城市行銷處長曾姿雯表示,旅遊服務中心騎樓有燕子築巢,有民眾反映燕子排泄掉落地面,既不衛生也有礙觀瞻,還有人遭到燕子「彈襲」,因此決定裝設色彩繽紛的雨傘美化,又能提升旅遊服務環境,一舉數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