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應求 盜伐猖獗 執法不彰 緬甸柚木 面臨滅絕危機

編譯/韋士塔 |2020.08.15
1887觀看次
字級
緬甸偏遠地區的盜伐活動依然猖獗。圖/美聯社
柚木是家具、造船的重要原料。 圖/法新社
不法人士使用大象運送盜伐的柚木。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過去1個世紀以來,中國大陸、印度和歐洲對柚木的大量需求,讓緬甸柚木林遭到大肆砍伐,現在已面臨滅絕危機。為了保護日益減少的原生柚木林,緬甸政府已下令禁止原木出口,並禁止伐木,但成效有限。

柚木是世界上最有經濟價值的熱帶硬木之一,具有高硬度、容易施工等特點。柚木的含油量極高,不僅耐腐,且能適應各種氣候,不易變形,並可抵抗蟲害,非常適合用於製作家具;此外,柚木也是防滑甲板的最佳材料,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柚木被稱為「海軍船艦的鋼鐵」。

緬甸退休地理老師譚恩(Than Tun Aung)指出,地球上野生柚木,約有一半生長在緬甸。譚恩是環境保育組織「茅賴克網路」(Mawlaik Network)的成員,該組織希望協助政府制止偏遠地區的柚木遭砍伐。他表示:「我們正竭盡全力保存剩餘的柚木林,避免柚木絕跡,但多數柚木林已被摧毀。」

一百多年前,英國殖民者在緬甸奪取大片柚木林,他們先把柚木樹皮環狀切除,這種方式會導致樹木死亡;隨後,他們把樹幹切開,使用大象和河流運送,賺取大筆財富。1990年來,柚木的需求激增,導致緬甸的柚木林面積快速減少,至今已縮減5萬8千平方英里,尤其是緬北的實皆省(Sagaing)、撣邦(Shan)及克欽邦(Kachin),柚木林縮減的情況最嚴重。

森林保育人士指出,過去緬甸在軍政府統治時期受到國際制裁,外匯收入短缺,掌權者因而開放伐木並允許出口原木,換取維持統治地位所需資金。

2010年緬甸脫離軍政府統治,但木材仍然是該國重要收入來源之一。軍方支持的吳登盛(Thein Sein)出任總統後,對國內政治展開大刀闊斧改革,幫助緬甸走出被國際孤立的外交困境;然而,吳登盛的開放政策,卻導致國內豐富天然資源遭各方勢力剝削。

實皆省的官員指出,吳登盛主政時期是非法伐木最猖獗的時期。儘管緬甸軍方退居幕後,仍掌握實權,部分軍方人士甚至是盜伐集團的一員。2014年,緬甸改革派政府頒布法令,禁止出口原木,試圖挽救森林,卻難以減緩非法砍伐森林的步調。

緬甸森林部官員坦言,由於柚木的利潤誘人,緬甸的非法盜伐活動依然猖獗;當局頒布的禁伐令幾乎沒有嚇阻效果,加上體制內的貪汙及執法人員效率不彰,都使緬甸森林保育的努力受挫。

保育人士指出,從保護生態系統的角度來看,緬甸原始林地亟需保護。緬甸境內的環境多樣,涵蓋山麓、平原、海灣、熱帶林地等各種地形,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然而,林地面積快速萎縮導致生物棲息地消失,已危及當地物種。

譚恩表示,要避免柚木滅絕,當局必須貫徹林業改革,嚴格執法,並透過人工造林復育林地。他說:「實施禁令和保育措施的時機已經延誤,但遲到總比不到好,政府應即刻行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