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屆傳藝金曲獎戲曲類特別獎得主為中央研究院第一位「戲曲院士」曾永義。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三十一屆傳藝金曲獎昨揭曉特別獎得主與入圍名單,由中研院第一位「戲曲院士」曾永義、知名作曲家曾仲影,分獲戲曲類及出版類特別獎殊榮;此外,今年入圍名單最大亮點是國光劇團當家花旦朱安麗,憑《費特兒》、《女子安麗》一舉攻占「最佳演員獎」兩個入圍席次,表演實力備受評審肯定!
傳藝金曲獎獎項主要分為出版類、戲曲表演類兩大類。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濟民致詞時直言,今年報名件數銳減,總件數六百四十三件,相較過去三、四年平均上千件報名件數來說,減少約三成五,尤其出版類前幾年平均約八百七十件,今年僅剩四百八十一件,銳減約四成五。
他透露,並非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而是出版大環境不景氣,以及數位出版品興起,「傳藝金曲獎規定依然只能接受實體出版品,會後將研議明年是否放寬數位出版品參與」。
在出版類方面,入圍最多獎項的專輯是《NSO首席之聲李宜錦──調和的靈感》,分別在最佳演奏獎搶下兩席,同時還入圍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錄音獎等五個獎項。
戲曲表演類上,評審委員戲曲表演類召集人徐亞湘表示,今年很難得有同一演員在單一獎項入圍兩個人次,即朱安麗同時以《費特兒》、《女子安麗》入圍「最佳演員」獎項;與朱安麗共同競逐「最佳演員」的包括《月夜情愁》唐美雲、《安平追想曲》張秀琴、《三進士》張孟逸、《千年》中的黃宇琳。另外,王婕菱、林芸丞也同時以《化作北風》作品,雙雙入圍「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
文化部次長蕭宗煌昨壓軸公布特別獎得主名單。出版類特別獎得主為知名作曲家曾仲影,其譜寫兩百餘首歌仔戲新調風靡全台,對台灣傳統戲曲與流行歌曲的縫合上,貢獻很大;戲曲類特別獎得主則為曾永義,他曾為崑劇、京劇、歌仔戲、客家戲等劇種撰寫劇本,亦是各國重要大學的訪問學人。第三十一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將於十月二十四日於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