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野鳥百態 素人變達人 羅智華 |2020.08.10 語音朗讀 24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許桂益喜歡攝影、賞鳥,投入十多年時間捕捉鳥類千姿百態。 圖/彰化文化局提供 美麗的彩鷸帶著幼鳥在溪邊悠閒漫步。圖/許桂益提供 為了築巢,黑頭織布鳥努力叼來樹枝。圖/許桂益提供 【記者羅智華彰化報導】靈巧的黑頭織布鳥正叼著一根根松樹針葉努力築巢、美麗的彩鷸成鳥正帶著幼鳥們在溪流邊悠閒漫步。從公職退休的許桂益,因為喜歡攝影與賞鳥,投入十五年時間按下快門捕捉鳥類的千姿百態,從色彩鮮豔的翠鳥到被列為國際保育鳥種的黑面琵鷺,都是他鏡頭下的可愛主角,他還拍到只在金門地區現蹤、有夏日精靈之稱的「栗喉蜂虎」,為讓大眾有機會欣賞野鳥之美,他將多年的拍鳥成果集結成攝影展「台灣野鳥之美」。根據統計指出,目前全球大約有一萬多種鳥類,分布各地,其中光台灣這座島嶼,就占了六百多種鳥,不只比許多國家的比例都來得高,當中更有不少是台灣獨有的特有鳥種,也因此讓台灣成為國際愛鳥人士眼中的「賞鳥天堂」,長年來吸引不少海外鳥迷飄洋過海飛來台灣,為的就是能有機會親眼目睹這些特有鳥種的迷人身影。今年七十歲的許桂益亦是不折不扣的愛鳥人。過去任職於鄉民代表會的他,從以前就對攝影感興趣,退休後更發揮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前往員林社區大學向江村雄及蔡孟興兩位知名攝影專家學習,將興趣轉化為紮實的生態攝影功力,近年來還參與多項國際影展,在二○一六年榮獲MPSA美國攝影學會授予大師級頭銜,可說是「從素人搖身變為拍鳥達人」的最佳典範。比鳥兒早起抓緊拍攝時間鑽研生態攝影的他,除了深入野地尋找攝影題材,更與各地攝影同好交流,持續精進自己的攝影技巧與構圖。為了拍下鳥兒的動人姿態,投入許多心力,甚至大老遠跑到離島、宜蘭等地拍攝,往往天還沒亮就已經背起相機出門。許桂益笑著說,既然要拍鳥,就要起得比鳥兒早,尤其鳥兒最活躍的時間往往都是在早上,因此更要抓緊時間才能拍到黃腹琉璃穿梭在山桐子林間、黑面琵鷺群體飛舞、鳳頭燕鷗在水面倒掛金鉤等難得畫面。看著許桂益精心拍攝的一幅幅生態攝影作品,宛如進入一個美得令人屏息的大千世界,為讓大眾能親眼見到大自然生態的獨特性與鳥類多樣性,他特別集結自己十五年來的拍攝成果,以「台灣野鳥之美」為攝影展覽主題,即日起在彰化縣立美術館三樓展出,展覽日期至三十日止。 前一篇文章 故宮創意圖文 像極了爸爸 下一篇文章 避免貧富差距 實驗材料費 高中籲中央補助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3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4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5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6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7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8【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9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10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 作者其他文章媽祖文化 盡在半線台語繪本佛大蔬食系 國際廚藝賽獲銀、銅牌南華大學 獲卓越經營品質標竿獎佛大跨齡共學 落實食農教育阿里山林鐵森里號 躍登國際QS亞洲大學排名 佛光大學首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