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評析】三國時期「關張」並稱

文/陳俊偉 |2020.08.06
2135觀看次
字級

文/陳俊偉

關羽(160-220)、張飛(167-221)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兩人素來並稱「關張」,後世《三國演義》中,將劉備(161-223)與兩人結成「桃園三結義」,故事膾炙人口。史家陳壽(233-297)在《三國志》「評曰」中是這樣評價兩人的:「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陳壽指出關、張兩人乃「萬人之敵」、「為世虎臣」而且還有「國士之風」,評價是非常高的。最後還解釋兩人亡故的原因:關羽對待同儕不友善,張飛對待屬下不友善。人際關係的問題,才導致兩人身首異處。

關、張並稱,理所當然,歷代幾乎沒有人質疑。只不過,我們不妨進一步思考一個問題,兩人並稱,對誰有利?對誰不利?答案是:「關張」並稱,對於張飛稍微不利。原因不是張飛的相關史料較負面,而是關羽「神格化」,華人社會,處處都是關廟。一些不好的事情,最後只好讓張飛來承擔。

即使較開明的現代,一些改編「三國」題材的影劇中,也會出現「自我審查」的狀況。例如1998年問世的電影《超時空要愛(Timeless Romance)》,裡面蜀漢陣營的各個重要角色,全部被現代人靈魂上身,變得陰陽怪氣,張飛甚至由女性演員李綺虹扮演。只有關羽,從頭到尾都是扮演一位正常的古人。為什麼不敢惡搞關羽,而讓張飛「性轉」?因為被觀眾、信眾攻擊的風險比較小。

再例如2008年問世的電影《三國之見龍卸甲(Three Kingdoms: Resurrection of the Dragon)》,裡面有一段呈現趙雲(?-229)武藝的場景,由暴怒的張飛來跟趙雲交手,結果張飛還落居下風。當關羽出手時,電影則不敢造次。為什麼不讓關羽來襯托趙雲,而是讓張飛來扮演黑臉?因為被觀眾、信眾攻擊的風險比較小。憐憫眾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警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