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10月換恐跳票 專家反對:資安風險過高 |2020.07.31 語音朗讀 63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資安疑慮,上百資安、法界學者專家與台灣人權促進會連署「反對全面換發晶片身分證」。圖/取自內政部官網 【本報台北訊】數位新式身分證原訂今年10月換發但可能難產。內政部以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由,延後換發時程,不過,仍然擋不住學界與法界排山倒海而來的質疑聲浪。繼上百資安、法界學者專家與台灣人權促進會連署「反對全面換發晶片身分證」,多名學者專家昨天呼籲政府,要正視數位身分證的風險、無專法規範保障個資、涉及違憲等爭議。關於數位身分證難產內政部表示,數位身分證是否二合一附加自然人憑證功能,民眾可以自行選擇,明年會選定部分縣市小規模試辦,不會強制,而是讓民眾自願測試,還會舉辦賞金獵人競賽。圖說:為了新式數位身分證,內政部還舉辦「身分證明文件再設計」徵件比賽。圖/取自網路根據《聯合報》報導,中研院法律所資訊法中心昨舉辦「數位時代下的國民身分證與身分識別」研討會,近四百名人士與會。國安會前諮詢委員、中研院士李德財也到場提問,他曾是蔡英文總統倚重、負責國家資安管理方針的幕僚,他對於資安風險,以及內政部自始以數位身分證附加自然人憑證兩卡合一招標的做法都提出質疑。內政部戶政司副司長鄭信偉現場表示,原本設計是民眾可以關閉自然人憑證功能,但現在改變做法,未來可選擇數位身分證是否附加自然人憑證功能,「完全尊重民眾的資訊自主」。至於學界呼籲訂定專法,他說,相關個資保護,現行已有戶籍法、電子簽章法、資通安全管理法、個人資料保護法規範,內政部不會訂定專法,避免疊床架屋。圖說:內政部原先計畫將紙本身分證與自然人憑證合一,推出數位身分識別證。圖/資料照片與會的政委唐鳳說,他同意學者專家建議,「我們不應該等到發生事件,才成立運安會,在大規模資訊和自由的侵害發生前,就應該成立專責機關」,他希望在立法院下會期,由政院提出成立個資保護專責機構的組織法。中研院法律所研究員邱文聰質疑,德國、愛沙尼亞、日本都有數位晶片身分證,都有專法規範,台灣卻宣稱只要有個資法就行,不需訂專法,沒有法律依據的蒐集資料真的可以嗎?民間司改會執行委員林煜騰說,內政部以戶籍法第五十九條搭配換發數位身分證,全面換發期程及舊證失效日期都全面由政府決定,這是空白授權,身分證若全面換發,等於內政部幫廣大私人機構架設平台,更輕易取得人民個資。 前一篇文章 新聞千里眼 下一篇文章 台南這大樓獲1577萬補助 拉皮美容房價看漲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4氧2025.09.1205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8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09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10【寰宇采風】巴黎書攤:從非法流販走向世界遺產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航太展國防 聚焦51項新亮點不對稱作戰條例 預算送審今年經濟成長率 國泰金上修至4.5% 航太國防展 將聚焦無人機財劃法爭議 卓揆籲修法解決總統:對等尊嚴 台願與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