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秋行軍蟲危害擴大,花蓮玉里水稻育苗場秧苗疑遭秋行軍蟲危害,農委會現勘確認後,昨宣布秋行軍蟲寄主新增水稻。由於水稻為我國栽培面積最廣作物,一旦淪陷可能損失重大,農委會防檢局緊急公告防治用藥,並研究水稻育苗期及晒田期受害風險最高,呼籲農民加強巡田。
秋行軍蟲為雜食性,寄主多達三百五十三種,主要為玉米、水稻、高粱、棉花等,在中國大陸造成糧食危機,去年六月疑似隨氣流傳入台灣,首度在青割玉米上發現,隔月百慕達草、高粱也受害。今年三月至五月又迅速危害薏苡、小米、狼尾草、薑、落花生,寄主新增頻率愈來愈高,加上昨新增的水稻,已在台累積九種寄主。
近期正值花蓮二期稻作插秧時期,此次水稻首例由代耕業者發現秧苗葉片食痕,蟲體躲藏於秧苗底部、接近土面位置。
水稻為我國單一栽培面積最廣作物,年種植面積二十七萬公頃,若遭危害可能導致較大損失,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目前玉米危害最嚴重,水稻的水田環境相較不利秋行軍蟲生長,但農民仍要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