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關十三里駁坎 原貌修復 |2020.07.29 語音朗讀 19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南投、花蓮交界處的八通關古道是熱門登山路線,沿線有五十六處日治時期軍警駐在所遺構,其中別稱「多美麗」、有百年歷史的十三里駐在所,人字砌駁坎與浮築橋極具特色,但因地層下陷傾頹有倒塌之虞,花蓮縣文化局委外以當地布農族人為主力,花九天入深山重新組砌(圖/文化局提供),恢復原有壯觀樣貌。 多美麗駐在所昔日模樣。 圖/文史工作者葉柏強提供 南投、花蓮交界處的八通關古道是熱門登山路線,常吸引民眾攀爬。圖/中央社 【本報花蓮訊】南投、花蓮交界處的八通關古道是熱門登山路線,沿線有五十六處日治時期軍警駐在所遺構,其中別稱「多美麗」、有百年歷史的十三里駐在所,人字砌駁坎與浮築橋極具特色,但因地層下陷傾頹有倒塌之虞,花蓮縣文化局委外以當地布農族人為主力,花九天入深山重新組砌(圖/文化局提供),恢復原有壯觀樣貌。文化局表示,十三里駐在所設於一九二一年,因距玉里十三日里(約五十一公里)而得名,日文音為Tomiri,因此有「多美麗」的別稱。多美麗駐在所敷地由兩層平台構成,下層鄰近越道路的駁坎皆以板岩採人字砌構築,總長近一百零五公尺、高三點五公尺。駐在所南北兩側的越道路皆以「浮築橋」形式構造,兩側路緣石細長且作工精美,堪稱代表,可惜一九四四年裁撤後,逐漸荒廢,目前木造建築群已佚失。文化局發現,駐在所主入口北側的駁坎因地層下陷嚴重外傾,損壞面積約三十二平方公尺,爭取經費後委託專業單位從十七日起花九天上山修復,文化局文資科長黃用斌也率員協助。因路途遙遠,團隊走了兩天半才抵達。團隊先拆掉地層下陷的砌石駁坎,以土方回填不均勻沉陷區域後夯實,接著花三天將原有砌石駁坎組砌原貌修復;執行團隊專案經理李國玄說,因施工地點位處深山,工具必須人力背負,為求輕量化,只能攜帶簡易工具,現場還發現疑似神社、蓄水池遺構,以及深達一點五公尺的儲藏室。 前一篇文章 新增5境外 解禁後單日最高紀錄 下一篇文章 台鐵8月5日起 改28天前可訂票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3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4氧2025.09.1205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6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7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08笑氣 讓人笑不出來2025.09.1209預防血糖失控有訣竅 多運動做好壓力管理2025.09.1210【寰宇采風】巴黎書攤:從非法流販走向世界遺產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苗62線頻落石 縣府急推南岸改善熱氣球 飛越月世界淡江大橋今合龍 拚明年5月通車大佳河濱 向日葵盛開南投智慧候車亭時隔22年 台灣人均GDP超車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