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漆藝館 欣賞璀璨漆藝品味生活美學

文/人間社記者黃秀蘭、呂嫦娥 |2020.07.27
3209觀看次
字級
王清霜作品〈庭園孔雀〉。 圖/人間社記者黃秀蘭
豐原漆藝館外觀。 圖/人間社記者黃秀蘭
史嘉祥作品〈禪定〉 圖/林宣宏、史嘉祥、張焌營提供
林宣宏結合葫蘆與漆器,開發工藝美學。 圖/林宣宏、史嘉祥、張焌營提供
林宣宏作品〈生活美學ー品嘗太陽餅的餅道器具〉。 圖/林宣宏、史嘉祥、張焌營提供
〈環宇漫步〉 圖/林宣宏、史嘉祥、張焌營提供
〈夢想與展望〉 圖/林宣宏、史嘉祥、張焌營提供
〈艷陽天〉 圖/林宣宏、史嘉祥、張焌營提供
台灣漆藝協會理事張焌營。 圖╱人間社記者黃秀蘭
〈出水芙蓉〉 圖/林宣宏、史嘉祥、張焌營提供
〈舞動人生〉 圖/林宣宏、史嘉祥、張焌營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黃秀蘭、呂嫦娥

漆器是一種用生漆塗在胎體表面,加工製成的工藝品或生活用品。位於台中的「豐原漆藝館」館藏豐富,是台灣首座公立漆藝展覽館,展示漆器史料及藝師作品,民眾在欣賞漆藝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豐原璀璨的漆藝文化。

豐原漆藝館館長黃成中表示,漆器常見於日本人的生活中,產品種類繁多,包括茶托、碗、盤、盒、箱、瓶、筷、刀、叉等,這些器物的胎體表面經過多次反覆髹塗後,不僅堅固耐用,而且色澤華麗,日本漆器胎體早年多使用台灣產的水櫸木、楠木、黑松等材質。

由於豐原在日治時代是台灣木材集散地之一,製材與木漆器發展蓬勃,甚至台灣光復後,1964年由美國投資、日本提供機器設備,在豐原設立「米爾帕赫羅工廠」生產木製沙拉碗外銷;有些師傅習得技術後,就離職自行創業,成為豐原漆器產業發展的骨幹。

豐原漆藝館是台灣唯一的公立漆藝博物館,典藏國內各漆藝名家作品,包括第一屆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王清霜的〈庭園孔雀〉,以及已逝漆藝家陳火慶等人作品等。

王清霜是台灣第一代漆藝家,終身從事漆藝創作,曾獲第一屆國家工藝成就獎、第二屆國家指定傳統工藝美術保存者。他的作品〈庭園孔雀〉,高貴華麗,以天然漆、金粉、貝殼等材料,運用蒔繪、鑲嵌技法,表現出孔雀金色羽毛的華麗璀璨,令人歎為觀止。

多媒材交融 作品五彩繽紛

「讓傳統漆藝,走向現代純藝術」,漆藝師史嘉祥畢業於大甲高中美工科,原本主修油畫,後來學陶藝與雕塑,他的作品偏重現代漆藝,涵蓋純藝術與工藝性藝術,包括漆畫、陶漆、木漆、金屬漆藝等各種媒材。

史嘉祥的代表作為〈環宇漫步〉,以陶與生漆創作出混沌天開,寰宇乍現,似夢似幻的作品。其它作品包括木刻與漆結合的〈夢想與展望〉;以脫胎漆藝漆、蛋殼、鐵、木創作的〈365〉;銅與漆結合的〈禪定〉;還有以陶、生漆、貝殼、石為材料的〈艷陽天〉等。

台灣漆藝協會理事張焌營,是台灣大學電機研究所碩士,曾在科技業闖蕩20餘年,7年前投入藝術創作,沒有美術科班的訓練薰陶,僅憑興趣與愛好,結合感官與生活經驗,運用多媒材創作出細木作、木雕、漆藝、古琴等各類作品。

張焌營以台灣四處可見的木、竹、陶、石等媒材,呈現漆藝的多彩風貌,他的作品〈舞動人生〉以木胎、腰果色漆、開裂紋,呈現舞者盡情忘我展現肢體律動,而舞者的身體則幻化為五彩繽紛的美麗顏色。

張焌營以木胎、貼蛋殼螺鈿、掐銅絲創作的〈出水芙蓉〉,作品猶如蓮花般堅貞高潔,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中通外直,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脫俗感。

另一件作品〈夢幻泡影〉,取材自《金剛經》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多媒材作品色彩繽紛,亮麗耀眼的泡沫,猶如彰顯於瞬間,將剎那凝結為永恆。

葫蘆墩漆藝 開創時代風格

從事漆藝30多年的林宣宏,致力於發揚故鄉特色,原本學醫的他,後來並未走上醫生一途,反而為了理想,義無反顧投入社區營造工作,1995年成立社團「仁社」發展漆藝,希望像鶯歌陶瓷、三義木雕的名號,讓民眾一聽到豐原就想到漆器。

林宣宏指出,豐原古地名為「葫蘆墩」,因此「仁社」成立之初都以葫蘆做為意象,他於1999年參加漆藝傳習班之後,結合葫蘆圖騰與傳統漆器,從事漆器開發生產,2003年成立葫蘆墩漆藝聯盟,並以公投方式決定聯盟名稱與logo。

林宣宏的作品主要以食具為主,因為豐原地區的傳統漆器產業中,食具占了很大一部分,為了振興家鄉漆器產業,揮別仿造日本漆器或中國古漆器的宿命,他傳承工藝美術、生活美學的精神,開創具有現代風格的時尚漆器。

其中的天然漆〈傳家椀〉,是以杉木為白胎純手工製成,內外共有31道工序,由於導熱性差、不燙手、不易破,又抗酸鹼,因此2009年獲行政院文建會(文化部前身)及國立台灣工藝發展中心評選為「台灣優良工藝品」。

此外,他製作的吉祥筷子,符合「文公尺」的吉祥尺寸,例如長7台寸的筷子,稱為「筷嫁娶」,諧音「快嫁娶」;長7.2台寸為「功名筷」,祝賀金榜題名、升遷順利。此外,還有添丁筷、貴子筷、筷筷幸福、生日筷樂、發財筷、鑽筷寶(賺快寶)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