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磅礡 南洋楹 文╱德禪 |2020.07.26 語音朗讀 699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近看南洋楹的小花朵。圖╱德禪 南洋楹又名摩鹿加合歡,佛光山藏經樓曾經有1棵。圖╱德禪 南洋楹的開花盛況。圖╱德禪 南洋楹開花後就結扁莢果。圖╱德禪南洋楹果莢長扁平狀,類似合歡。圖╱德禪國10嶺口交流道附近的南洋楹,都很高大。圖╱德禪 文╱德禪南洋楹(Falcataria moluccana)原產於印尼摩鹿加群島、新幾內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英文別名為摩鹿加合歡(Moluccan albizia),台灣早期將它稱為麻六甲合歡,可能是將印尼摩鹿加群島(Moluccas)誤譯為馬來西亞的麻六甲(Malacca)所致。豆科高大的喬木南洋楹別稱為摩鹿加合歡、南洋合歡的原因,是因為過去它曾經被歸為合歡屬(Albizia)植物,也曾被歸類為海紅豆屬(Adenanthera)或箭羽楹屬(Paraserianthes),而較新的分類,則將它歸為豆科南洋楹屬(Falcataria),並定名為「南洋楹」。南洋楹的株高可逾30公尺,樹幹通直,樹皮灰色、平滑;深褐色小枝具稜,有明顯的皮孔,幼嫩枝疏被短毛,整個樹冠呈伸展狀。二回羽狀複葉,錐形托葉早落,主葉軸疏被短柔毛;每葉約有7至14對羽片,上部對生,下部偶見互生;每一羽片約有10至25對斜橢圓形小葉,對生,葉基近截形,葉端漸尖,小葉脈偏向上緣,無小葉柄。穗狀花序,有時再排列成圓錐花序,腋生於枝頂,主花序軸疏被短柔毛。鐘形花萼,先端5短齒裂;鐘形花冠,裂片5枚,花萼和花冠均淡黃綠色,外側密被柔毛。雄蕊多數,乳白色花絲遠長於花冠,基部合生成管狀;雌蕊花柱又長於花絲,子房具短柄,柱頭小。結黑褐色帶形莢果,成熟時開裂為2瓣,內含橢圓形種子10至20枚,種皮褐色。4至6月,南洋楹盛開時期,滿樹小花,近看時,一束束乳白色的雄蕊花絲,比淡黃綠色的花萼和花冠搶眼,也許這是它又稱「白合歡」的原因。佛陀紀念館往佛光山的佛光大道,曾經有一棵高大的南洋楹,樹形非常俊美,彷如黃山的迎客松一樣,也有「氣勢磅礡」的雄姿。筆者曾經拍攝到它滿樹的黃綠色小花,非常壯觀。後來,它終於圓滿了一期的奉獻,將一生的美麗供養給佛菩薩,留下深刻的記憶給曾經關注過它的芸芸眾生。最近,又在國3田寮交流道一帶和國10嶺口交流道附近,發現好多棵宏偉的南洋楹,感覺像多年不見的朋友重逢一般。由於南洋楹在台灣屬較為陌生的植物種類,雖然偶見於公園、校園等地,但是往往被誤標為二回羽狀複葉的其他樹名。有趣的是,紫葳科的藍花楹(學名Jacaranda acutifolia Humb)也會被誤稱為南洋楹,除了名稱相近外,也可能是二回羽狀複葉的相同特徵所致,其實二者的花差別很大。 前一篇文章 【視覺DJ】 美景在日常 下一篇文章 【尋幽趣】 阿里山頂湖步道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梅花 撲鼻香 梅樹愈冷愈開花果實像牛角 皇冠花 又稱牛角瓜九芎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