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多位信眾身著海青,專心抄寫《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圖╱人間社記者戴妤真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高雄報導】在酷暑難安的此時,抄經是一帖清涼劑。佛光山南屏別院十二日在觀音殿舉行「一日抄經」修持活動。一百七十多位信眾身著海青,專心抄寫《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在全程禁語的環境中,一筆一畫認真書寫,藉此與真理互動,沉澱心靈、提升智慧。
住持妙樂法師說明古代抄經是件莊嚴隆重的大事,為表達對經本的敬重,特地布置清淨環境;寫出能流傳後世的經本,一筆一畫嚴格架構,費時多年,方能完成一部經典抄寫。
妙樂法師提醒學員,和佛友一起抄經是稀有難得的,要珍惜和大眾在道場共修的因緣,相互觀照與成就。南屏別院「一日抄經」修持,每年都選不同經本,讓大眾可以一步一腳印地遍覽群經。在抄寫時,依照自己的速度慢慢抄。抄完一字、一句、一段,再回頭看看抄寫的經文,讓經文深入八識田中。
住持解說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華嚴經》一開始由文殊菩薩拉開序幕,最後出現的是普賢菩薩,表明開始要以智慧契入。最終必須「解行合一」才能證悟。而抄經就是佛法的解行法門之一。「普賢十大願」出自〈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告訴善財童子,要成就如來殊妙功德,要實踐十種廣大願行,這「十大願」可以完成自己,奉獻大眾。
住持提示無論抄經、誦經、拜經等,每種佛法的修持都與真理互動,都能淨化心中無明、黑暗的種子,讓生命昇華。但不同的法門在實行上,心靈的覺受略有不同,大眾應多學習不同的法門,在不同情境下,可以自在運用。而修學是不能由他人替代的,每項法門都須長時間的積累,付出恆長心與願心來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