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叢林暑修 菩提道上培資糧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0.07.11
1576觀看次
字級
藉著騎鐵馬雲水參訪,回憶當年星雲大師宜蘭弘法的時光。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於「心智繪圖」課程中分享成果。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共同製作西式點心,體會平等真諦。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創意繪畫課程,以迴紋針作畫激發想像力。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七月盛夏,平常一般的「襖熱」暑假,學院裡卻有著全然不同於以往的氣氛。年初爆發的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了整個世界,也將來自異國他鄉求法的學子們留了下來,正好繼續用功。鐘板聲下,各種為暑假量身訂做的課程、修持與實習陸續展開,各大洲的同學們自行規畫多元文化活動,也為穿梭在課堂間的學子,帶來屬於叢林特有的國際文化饗宴。

創辦人星雲大師曾對佛門生活的調適之道說明:「佛教裡很重視休閒生活,在忙碌的弘法修行之餘,除了每周有一天的放香時間,也借助每天跑香、經行、禪坐、念佛等調節身心,甚至古時候的修行人到處行腳雲遊、旅行參訪、禮佛朝山、出坡作務,或是叢林裡時興茶道、書法、抄經、繪畫、梵唄等藝術,都是調適生活的方法。」

今夏暑修,從「心智繪圖」及「大歷史」開始,藉由不同的學習方式,啟發同學新的學習視野,培養創新且多點聯結的思惟能力。

密集經論課程,有別於學期間的課程學習規畫,分別禮請了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教授《楞嚴經》六講、佛光大學執教之覺冠法師教授《中論》八講,另外也藉由視訊,連線洛杉磯佛光山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教授《般若心經》三講,上海星雲文教館館長滿蓮法師教授《維摩詰經》八講。

課堂學習後,接著由學院老師分組指導同學複講並帶領問題討論,讓學習成果進一步內化為自我修行的助道資糧。而各道場佛事法會、寺務行政的學習,也讓同學們更清楚自己需要加強的方向。

此外,每周六、日的音樂、繪畫與中西式素點課程是叢林的輕時光,唱歌、作畫、用點心,還能學習不同的弘法善巧方便。

來自五大洲的同學每周定期介紹故鄉文化,並結合藥石典座,以家鄉料理供養大眾。下午和晚上的自主學習,同學可以選擇抄經修持、茶席讀書會、梵唄加強訓練或出坡作務,晚課則各自禮懺修持,以沉澱身心與自我對話。種種學習,都源起於這一場疫情,願將學習所得廣為回向。願世間人心多一分應世的慈悲與智慧。

同學心得

雲水巡禮

寺院行政系二年級/知馨



一行人騎著鐵馬啟程,行經熟悉又陌生的鐵馬道上,穿越樹叢隧道,以新的視野巡訪各道場。雖是炎炎夏日,但微風吹拂、樹蔭的庇護帶來清涼自在;騎在橋上,感受溪流無聲說法,大自然涵容萬象。祈願──向山河大地學習,像大樹一樣幫助眾生化熱惱為清涼、像河流有著廣闊的心胸與勇敢,像大地的堅定、厚實與大海的謙虛內蘊。懷抱著感恩心向十方致敬,帶著充實的養分及滿滿的澎拜回來,在人生旅途上,一步步堅定道念,不忘初心。

典座實作

寺院行政系二年級/知康

老師以容易取得的原料、基本的配比,熟練的技巧妥善分工,讓每位同學都有實際操作的機會。製作中西式點心的過程中,我看到佛法平等的真諦,不管會不會做菜,只要肯發心,都能煮出好滋味。學會了大餅、菜包、餃子、風味蛋糕等簡易點心,是接待大眾的方便智慧,透過美味素食接引大眾契入佛法。



經典學習

經論教理系二年級/葉慧敏

《楞嚴經》是修心迷悟的關鍵,對治習氣的修行之道。永本老師引領我們學習《楞嚴經》,認清迷妄以對治執取,建立正確的修道觀念。透過觀照日常生活的緣起性空,實實在在地把每一個生起的妄念、妄心熄滅,回歸自我清淨佛性。多聞第一的阿難提醒我們,佛法不能只是聽聞,更要確實的思惟修證,才能顯發本具的光明佛性,建立不滅法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