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威脅公共健康 亟須強制規範 電子垃圾飆高 僅17%回收 編譯/韋士塔 |2020.07.11 語音朗讀 179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許多電子產品的回收並未遵循環保規範。圖/法新社 修復後繼續使用,有助減少電子廢棄物。圖/法新社 電子產品內含有許多有毒物質。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圖美聯社、法新社世界各地生產的耳機、微波爐、筆電、空調和其他電子產品數量持續增加,導致電子垃圾的數量節節攀升。最新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產生的電子垃圾數量再創新高,凸顯此問題正日益惡化。由聯合國大學、國際電信聯盟(ITU)、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固體廢棄物協會(ISWA)和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合作的「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計畫」(Global E-Waste Monitor)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共產生5360萬公噸的電子垃圾,高於原本預估的4900萬公噸,也比2014年多出920公噸。這是該計畫第3度公布電子廢棄物數據,反映出的趨勢令人擔憂;聯合國大學的研究計畫助理佛提(Vanessa Forti)表示,最新的數據令人沮喪;此外,這些電子廢棄物中,只有17.4%被回收利用。佛提指出:「最令人意外的是,電子產品的收集和回收率遠低於預期,原本我們以為環保意識已提高,回收方面的成績應該會進步,結果卻不盡理想。」佛提表示,在美國等先進國家,約有8%的電子垃圾被直接丟棄,最終被送至垃圾掩埋場或焚化爐;這些電子裝置若未經過妥善的收集或回收,將產生汙染;電子產品通常含有有毒材料,包括鐵、銅、金、汞和阻燃劑。更嚴重的是,冰箱和空調等設備含有氟氯碳化物 和氫氟氯碳化物,這些溫室氣體若未適當處理,將加劇氣候變遷危機。南半球許多國家至今尚未制定正式的政策,規範電子垃圾的處理;這些國家的電子垃圾可能被任意棄置,或出售給沒有能力妥善處理的回收業者;許多隱藏在廢棄電子產品裡的有毒化學物質,正持續汙染當地的土壤和水源。佛提表示,電子垃圾對公共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報告指出:「許多人在不符合環保規範的電子垃圾回收點生活、工作,他們可能吸入電子產品燃燒時釋放的有毒氣體,或者直接接觸從電子垃圾中釋出的有害化學物質。此外,貴金屬回收業者由電子產品和其他物質中分離出黃金時,須使用強酸,一些違法業者可能把這些有毒化學物質直接傾倒在鄰近的水域,進入當地的食物系統。」2019年的數據顯示,電子廢棄物的問題並未改善;全球各地愈來愈多人負擔得起基本的電器和手機,導致電子垃圾快速增加;此外,全球暖化正使空調的數量持續增加。佛提坦言,電子廢棄物的問題相當棘手,因為處理程序非常複雜;他強調,如果沒有嚴格的處理和回收計畫,電子垃圾可能會以各種方式造成汙染,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和健康。目前,全球只有78個國家制定處理電子垃圾的政策,且多數在歐洲;現今仍沒有具備強制力的全球性協議或法規,來明確規範電子產品不堪使用後該如何處置。報告指出,若目前的趨勢不變,2030年時全球每年將產生7470萬公噸的電子垃圾;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待各國領導人、監管機關、製造商和消費者共同努力,包括鼓勵回收和維修後持續使用,才能避免電子廢棄物氾濫成災。 前一篇文章 改善家庭經濟 熱帶林砍伐少3成 發現金給窮人 森林也獲救 下一篇文章 日照不足不礙事 性能還高出1倍 科幻成真 明暗對比發電 熱門新聞 01補充纖維、鈣、鎂、鉀 預防多種疾病風險2025.11.1102印尼佛教大學、佛光山叢林學院 簽MOU2025.11.1203【遊藝筆記】 天涯海角一坡翁2025.11.1104多倫多佛光山 獲頒建築文化遺產獎2025.11.1205攝影師造池塘 重建沙漠生機2025.11.1106【臆想截圖】 蔥蘭今生與來世2025.11.1107比利時國小師生 靜坐、抄心經2025.11.1108【論愛談情】愛,無須卑微2025.11.1109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10修行入廚慈悲入味 台韓寺剎飲食交流2025.11.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可消滅99.9%病原體 適用醫療院所與飯店 自動消毒門把 杜絕接觸感染微生物燃料電池供電 用於低功率設備 土壤發電 再生能源新技術可執行人體內醫療、清理汙染環境 微型機器人 靠聲波驅動群體協作室溫下具延展性 熔點高達2000OC 新合金超耐高溫 飛機渦輪更高效 作者其他文章可消滅99.9%病原體 適用醫療院所與飯店 自動消毒門把 杜絕接觸感染微生物燃料電池供電 用於低功率設備 土壤發電 再生能源新技術可執行人體內醫療、清理汙染環境 微型機器人 靠聲波驅動群體協作室溫下具延展性 熔點高達2000OC 新合金超耐高溫 飛機渦輪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