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雕佛45載 林文山重眼神

羅智華 |2020.07.08
3818觀看次
字級
三太子、三清道祖神尊(圖)皆為文山師的作品。圖╱高雄市雕刻工會古貴玲提供
三太子(圖)、三清道祖神尊皆為文山師的作品。圖╱高雄市雕刻工會古貴玲提供
林文山深耕雕刻逾四十五年,他不以此自滿,反而不斷學習。 圖╱高雄市雕刻工會古貴玲提供

【記者羅智華高雄報導】高雄市雕刻業職業工會理事長林文山,就讀國中時由叔叔引進門,迄今深耕佛像雕刻逾四十五年,長年來努力融合各家工法與風格,盼為傳統神像帶來新風貌。林文山雖是左撇子創作,但這絲毫不影響技藝,他雕刻精準敏捷,作品神情莊嚴有神,十八歲就擁有「南部七縣市怪手」美名,鳳山八德宮、高雄左營萬年祭等知名廟宇建醮慶典、媽祖遶境都可見到他的作品。

林文山人稱「文山師」,年紀輕輕就當起木雕學徒,靠著努力與天分,初試啼聲就闖出名號。儘管成名早,但他不以此自滿,反而不斷學習。原屬於福州雕刻派系的他,仍以傳統木雕為基底,鑽研各派雕工特色,下苦心研究各類木材、結構與雕刻的關聯性,盼為這項技藝開展新格局。

精益求精 技藝爐火純青

「就算出師多年也不能停止學習之路,要忘掉過去、才能開創未來。」大破而後大立,六十一歲的林文山雕刻過關聖帝君、福德正神、觀世音菩薩等上千尊神佛,但對於他人的評論始終虛心受教。他說,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一位雕刻師的技藝能否爐火純青,仰賴的正是精益求精的職人態度;他說,有時看起來愈簡單的神尊,反而愈難雕,這也是手工雕刻的特色所在。不同年紀、不同心境下所雕刻的神尊,姿態和神韻也會有所不同,端看雕刻師的心領神會 。

談到創作心法,林文山雕刻神像首重眼神,「只要眼神對了,作品往往也成功大半」,因此在下刀前,他會先在腦中勾勒設計圖,掌握好神像的身形比例與臉部線條,再一刀一鑿,刻出眼神與姿態。不同的神尊,著重面向也不一樣,文山師以關聖帝君為例,須強調祂的威風凜凜;佛陀、菩薩重在刻畫出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莊嚴神韻,過程中考驗雕刻功力,更要秉持對神佛的崇敬心。

薪火相傳 辦展提攜後進

雕刻生涯近半世紀,他掛心後繼無人,加上中國大陸機器雕刻市場迅速崛起,嚴重衝擊台灣「慢工出細活」的手工雕刻。他有感而發表示,這行得不斷下苦功才能成就硬底子,不少年輕人學到一半就打退堂鼓。文山師坦言,他最年輕的徒弟已經四十六歲,現今活躍於雕刻創作領域的達人,更以六、七十歲的老師傅為主,雕刻技師高齡化已成為技藝傳承的危機。

為此,林文山參與雕刻工會的發起,兩年前接任理事長一職,努力舉辦雕刻技藝競賽與展覽活動,將傳承視為己任,期盼雕刻薪火代代相傳,這些努力也讓他榮獲今年高雄市模範勞工,可謂實至名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