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網路改變世界,但層出不窮的駭客攻擊事件,卻也讓政府部門、企業頭痛不已。台灣大學博士班學生臧柏皓,日前獲選二七年(ISC)2 國際資訊安全獎學金得主,是全世界八名得主之一,也是我國唯一得獎者。
這是臧柏皓連兩年獲得此獎學金。去年全世界只有四人得到這個獎學金,他是去年亞太地區唯一得獎者,也是亞太地區唯一連續兩年得到這個獎學金的人。
還在博士班就讀的臧柏皓,在資訊安全業界已相當知名,他不但是台灣唯一同時擁有CISSP-ISSAP、SSCP高階資訊安全認證的人員,最近還入選第十屆世界科學與工程名人錄。
因為在防毒領域的研究傑出,民國八十六年他台大資工碩士畢業,就被國安局延攬,負責資訊安全,以及保護國家情報網,而且一做就是八年,直到兩年前才離開。目前他在企業界擔任顧問。
臧柏皓說,他找遍全世界的相關研究,發現不管如何努力,要作到系統百分之百安全幾乎不可能。他的研究,就是希望透過資源配置,讓網路系統在遭到破壞時,還能在安全的狀態下,盡量存活,尤其是保護電腦核心不被入侵。
臧柏皓說,技術不足以把資訊安全作好、技術重要,管理更重要。他表示,目前一般政府機關或企業資訊安全部分,往往技術多於管理。他強調,要做好資訊安全,一定要技術和管理雙管齊下。
對於一般民眾,他則建議一定要安裝防毒軟體,並定期更新系統程式。任何來路不明的郵件千萬不要打開,也不要因為好奇去瀏覽奇怪陌生的網站。
臧柏皓說,「病毒可能藏在任何一個附加檔案中」,即使是看似安全的word檔或圖片檔,都有可能被植入病毒。一旦中毒,個人的網路帳號、密碼等,就可能輕易被竊取,危及個人網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