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敘事獲共鳴 籌建兒少之家

李祖翔  |2020.06.30
2736觀看次
字級
彭俊雄(左)社工兼冒險學校教練,帶失家青少年學習生活自立能力。圖╱彭俊雄提供
沙連墩戶外探索培養了青少年合作進取的態度。圖╱彭俊雄提供
失家兒在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學泡咖啡和手繪外包裝,習得一技之長。圖╱彭俊雄提供

「被看見,是進步的關鍵。」張秀菊基金會社會工作部主任彭俊雄分享興建奇歷兒少之家的艱辛,從最初每年募款僅止200萬,到突飛猛進完成3600萬目標,關鍵就在「影片宣傳」,一支影片讓多年服務被認可。

張秀菊基金會創辦於2004年,是在地小型非營利組織,隔年接受台中市政府委辦向陽兒少之家,照顧失家兒,有感需要保護安置的兒少逐年增加,開始籌措奇歷兒少之家的建院基金,但在經費募集卻遭遇了困境,從籌備募款到2015年,7年左右才募得1442萬,只夠買下建院基地,眼看兒少之家原址租約將於2017年6月到期,心急如焚,一個意外之喜卻落在他們身上:獲得第一屆傳善獎,除了獎金,主辦單位還協助拍攝一支介紹機構的影片。

「當離院孩子的回饋和長期捐款者的想法,透過影片被大家看見後,都明白捐款的意義與重要性。」彭俊雄震撼地說:「這比我們用簡報介紹服務還直達人心。」而當基金會把剪輯好的影片放在官網、粉絲頁和群組,再將獎金運用在人事提升與行銷上,效果立現,捐款對象從原來的台中在地人擴展到各縣市的愛心人士,也得到地主願意續約的消息,2018年奇歷兒少之家興建工程需要的3600萬全數募齊,「社會終於知道我們在做什麼、終於有共鳴了。」

重視身教 塑造模範樣本

一個小型非營利組織崛起,除了在宣傳和人才上下功夫,彭俊雄說,基金會也考量到未來如何自給自足,他們先後成立了沙連墩社會企業有限公司和逗點青少年公益商店,其中沙連墩是以冒險體驗教育為核心的戶外探索學習營地,本來只是為了提升孩子獨立生活及自理能力,自歐美引進以「做中學」為主軸的體驗教育訓練模式,沒想到成效卓越,各界都想帶服務個案來體驗,不僅失家兒培養自信與一技之長,中輟、逃學或行為觸法等非行少年也重拾學習興趣。

為了讓組織服務永續,基金會於2016年發起「榮譽董事」的募款機制,有心關懷兒少的捐款人能出錢,還幫忙募款,參與度更高,也為了回饋不求報酬的榮譽董事,設計了「榮董生命分享會」和「榮董家庭日」方案,讓受助兒少和榮董相互啟發。彭俊雄解釋,每2個月有3名榮董和孩子分享他們成功的人生經驗和職業面貌,尤其孩子多為保護安置對象,家庭失去功能與支持系統,欠缺好父母的範本,榮董就是現前最好的榜樣,有意思的是,許多榮董看到孩子這麼小就會洗衣服、煮飯,更願意提供他們離院後的就業機會;家庭日則是邀榮董帶家人和擔任探索教練的孩子一起做戶外體驗活動,感受另類家人共處氛圍。

學習理財 累積自立資本

失家兒18歲以後就要結案離院,必須及早學會獨立,基金會估計,他們的存款至少要有20萬才夠應付租房、生活、半工半讀等基本開銷,所以從安置開始,就會學習如何儲蓄和理財,每月的零用錢及打工收入50%強制存款,25%做緊急預備金,剩下才能花用。目前基金會照顧40~50位失家兒,既教活下去的能力,也藉社會企業培養就業態度,但是自3月疫情蔓延開始,損失訂單超過200萬,財務陷入極端困境,在向政府求助前,還是希望靠自己突破難關,推出多種優惠方案和抵用券,邀社會大眾購買。

基金會為孩子付出很多,彭俊雄也從社工到身兼冒險學校教練、逗點老闆,帶孩子一步步學習,他語重心長的說,這些孩子輸在起跑點太多,不多做一點未來怎麼翻身?「別忘了,他們從小到大沒有人簽聯絡簿、沒有上才藝班,文不成也武不就」,懇請大家分享臉書(搜尋沙連墩戶外冒險學校)上的促銷訊息,用一指神功把愛傳遞出去,多一次分享就多一次被看到,多一次募到小額捐款的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