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國外研究發現,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用藥,可望治療新冠病毒,台北榮總昨日表示,早在國外尚未嘗試相關用藥前,北榮就已採用且成功救回一名新冠病毒重症患者,而此療法也已列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版的治療指引中。
北榮過敏免疫風溼科醫師廖顯宗說,一名老太太自他院轉來,當時肺部整片發白、情況危急,患者明顯休克、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葉克膜,到院前已用過強效、廣效抗生素治療兩、三周,均反應不佳,研判為病毒感染引起「細胞激素風暴」,影響心肺功能,患者瀕臨死亡邊緣。
北榮醫療團隊幾經開會,由院長張德明裁示,決定使用原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不料成效驚人,「第一針下去,狀況就改善」,當時放眼國際尚無其他國家採用此法,用來治療新冠病毒患者。
醫療團隊於四月九日給藥,隔天照X光就發現,其肺部浸潤部分,明顯獲得改善,之後約兩、三周,即可陸續拔管、撤掉葉克膜,並已順利出院。
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蔡長祐說,過往研究發現,針對肺部發炎或其他免疫系統引起的細胞激素風暴,使用抑制第6介白質(IL-6)的藥物,有助於改善症狀,肺部發炎是類風溼性關節炎主要的合併症之一,其治療藥物就有抑制IL-6作用。此生物製劑,已納入健保的類風溼性關節炎標準治療之一,但須經專案申請才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