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文化局開設「欄間雕刻木作傳習工作坊」,邀請藝師陳佐民為嘉義培育鑿花人才,以作品傳遞文化正能量。圖╱卜敏正
【本報嘉義訊】嘉義市花板雕刻藝師陳佐民,投入花板雕刻長達四十多年,花板雕刻工藝精巧、具層次與立體感,廣受日本人喜愛,近年花板雕刻逐漸沒落,日前他受邀到嘉義市文化局開設「欄間雕刻木作傳習工作坊」,為嘉義培育鑿花人才,也期許透過作品傳遞文化正能量。
早年嘉義市為阿里山林場木材集散地,擁有「林業之都」美譽,木雕師人力充足,欄間木雕(俗稱花板)產業興盛,但受現代建築影響,木雕師式微,今僅剩陳佐民仍持續經營欄間鑿花工廠,傳承花板雕刻。
六十三歲陳佐民表示,國中畢業後因家中經濟因素,半工半讀汽修科,透過學校建教合作,選擇木工班,並至花板工廠學習,歷經三年努力,打下花板雕刻技藝基礎。
他說,為了和日本貿易商接洽訂單,他勤奮學日語,取得「日本語能力認定一級證書」,加上自學繪畫、有能力設計花板圖稿,作品受到台日花板業界肯定。
陳佐民說,花板雕刻裝飾常用於日本和室建築,四十多年前,嘉義市有十多家工廠,專業藝師一個月薪水四萬多元,當時一棟別墅約四十萬,可見薪資優渥;十多年前因日本經濟不振,加上三一一大地震後,洋式建築興盛,花板雕刻逐漸沒落,今只剩他一家花板雕刻工廠。
陳佐民指著室內大型屏風作品〈君子道〉說,現代社會暴戾之氣過多、祥和之氣太少,盼進出此門、看見作品之人,都能以君子之道相待,也期許透過文化局工藝課程,帶領學員實作,探索傳統工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