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奇廟】半座廟 盤坐水田一甲子 江俊亮 |2020.06.20 語音朗讀 572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五福宮舊廟半埋在稻田中,景象十分特殊。圖╱記者江俊亮 「樑籤」記載信徒捐銀、捐地的歷史見證。 圖╱記者江俊亮 五福宮早年樣貌,前後殿興建年代不同。 圖╱資料照片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嘉義縣六腳鄉有一座舊廟,半埋在水田中,只露出廟頂剪黏及廟簷,景象十分特殊。文史工作者林永村表示,這是因為六十年前台灣發生「八七水災」,信徒捨棄堤防內的舊廟,經過一甲子泥土掩蓋廟身所致。林永村表示,位於六腳鄉蘇厝寮大庄的五福宮,俗稱「五帝廟」,前殿主祀天僊五帝,後殿祀奉玄天上帝;相傳所祀奉的神明是在清康熙中葉,由蘇姓先民自福建省晉江迎請來台,直到道光初年才建廟。清嘉慶八年(一八○三年),北港溪氾濫改道,蘇厝寮大庄首當其衝,所幸村民無一傷亡;後於道光初年建廟、咸豐初年重修。日治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廟宇破損,由地方蘇姓士紳捐金改建。一九五九年台灣發生「八七水災」,位於北港溪氾濫區內的大庄五福宮,廟體遭洪水侵損,搖搖欲墜,後來由水利單位修築堤防,舊廟因而被捨棄,另移地興建新廟,空的舊廟就矗立在北港溪旁的稻田中。由於北港溪經常氾濫,氾濫的泥沙層層堆積,歷經一甲子之後,舊廟廟身已遭泥土掩蓋,只露出廟頂屋簷,形成「半座廟」的型態。昔日的正脊剪黏「福祿壽」、「雙龍搶珠」都還清晰可見,見證滄海桑田的變化。捐金建廟功德 樑籤記載舊廟被捨棄後,廟內有四支記載信徒捐銀、捐地的「樑籤」也被捨棄,後來由文史工作者林永村爬上橫樑,將「樑籤」拔下,才得以保存至今。林永村表示,這四支「樑籤」原本釘在廟樑上,是重要的廟史文物。從林永村保存的「樑籤」字跡來看,清楚記載當年捐地建廟的信徒蘇乞食、蘇金獅等名字;另有幾名捐金建廟的信徒名字,其中以蘇媽愿捐金七十五元最多,他將把這四支「樑籤」送回,為廟史留下見證。林永村被譽為地方文化的「活字典」,他長期投入笨港地區的文史研究及調查,收集的史料與文物很多,去年將畢生收藏的二萬六千多件笨港文物,全數捐給雲林縣府保存研究,另將收藏的瓷片無償提供給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古物研究所使用,在地方上傳為佳話。林永村收藏的文物涵蓋面非常廣,包括各類瓷器、古幣、陶器、磚瓦、糖漏、骨貝類、金屬器、木器等,是深入認識古笨港歷史發展的重要素材。 前一篇文章 溫哥華佛光人 捐助醫療資源 下一篇文章 南非人間書苑結業 線上辦茶會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3【光影魔術師】碧海藍天的呼喚──戀戀東海岸2025.07.0604【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2025.07.0605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6【特搜啟示】2025.07.0607【人間有愛】從居家防疫看人道精神2025.07.0608【精選書摘】《你就是自己的焦慮處方》 思考無法解決感覺問題2025.07.0609兆顆氫彈能量 超級閃焰恐釀災難2025.07.0610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 蘿蔔絲酥餅首登場紐約道場皈依典禮 佛子邁向正信人生佛青王楷文 獲世界魔術方塊賽季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傳燈錄 首場研習波士頓三佛中心 皈依三寶典禮加國海華文藝季合唱觀摩 佛光人演唱人間音緣 作者其他文章台南夜市吉祥物 夜奇鴨亮相井仔腳瓦盤鹽田 賞夕陽高跟鞋教堂 玩美一夏龍宮瀑布 清涼來襲「喘息咖啡」 讓照顧者放鬆雨打阿勃勒 飄散黃金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