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奇廟】半座廟 盤坐水田一甲子 江俊亮 |2020.06.20 語音朗讀 57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五福宮舊廟半埋在稻田中,景象十分特殊。圖╱記者江俊亮 「樑籤」記載信徒捐銀、捐地的歷史見證。 圖╱記者江俊亮 五福宮早年樣貌,前後殿興建年代不同。 圖╱資料照片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嘉義縣六腳鄉有一座舊廟,半埋在水田中,只露出廟頂剪黏及廟簷,景象十分特殊。文史工作者林永村表示,這是因為六十年前台灣發生「八七水災」,信徒捨棄堤防內的舊廟,經過一甲子泥土掩蓋廟身所致。林永村表示,位於六腳鄉蘇厝寮大庄的五福宮,俗稱「五帝廟」,前殿主祀天僊五帝,後殿祀奉玄天上帝;相傳所祀奉的神明是在清康熙中葉,由蘇姓先民自福建省晉江迎請來台,直到道光初年才建廟。清嘉慶八年(一八○三年),北港溪氾濫改道,蘇厝寮大庄首當其衝,所幸村民無一傷亡;後於道光初年建廟、咸豐初年重修。日治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廟宇破損,由地方蘇姓士紳捐金改建。一九五九年台灣發生「八七水災」,位於北港溪氾濫區內的大庄五福宮,廟體遭洪水侵損,搖搖欲墜,後來由水利單位修築堤防,舊廟因而被捨棄,另移地興建新廟,空的舊廟就矗立在北港溪旁的稻田中。由於北港溪經常氾濫,氾濫的泥沙層層堆積,歷經一甲子之後,舊廟廟身已遭泥土掩蓋,只露出廟頂屋簷,形成「半座廟」的型態。昔日的正脊剪黏「福祿壽」、「雙龍搶珠」都還清晰可見,見證滄海桑田的變化。捐金建廟功德 樑籤記載舊廟被捨棄後,廟內有四支記載信徒捐銀、捐地的「樑籤」也被捨棄,後來由文史工作者林永村爬上橫樑,將「樑籤」拔下,才得以保存至今。林永村表示,這四支「樑籤」原本釘在廟樑上,是重要的廟史文物。從林永村保存的「樑籤」字跡來看,清楚記載當年捐地建廟的信徒蘇乞食、蘇金獅等名字;另有幾名捐金建廟的信徒名字,其中以蘇媽愿捐金七十五元最多,他將把這四支「樑籤」送回,為廟史留下見證。林永村被譽為地方文化的「活字典」,他長期投入笨港地區的文史研究及調查,收集的史料與文物很多,去年將畢生收藏的二萬六千多件笨港文物,全數捐給雲林縣府保存研究,另將收藏的瓷片無償提供給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古物研究所使用,在地方上傳為佳話。林永村收藏的文物涵蓋面非常廣,包括各類瓷器、古幣、陶器、磚瓦、糖漏、骨貝類、金屬器、木器等,是深入認識古笨港歷史發展的重要素材。 前一篇文章 溫哥華佛光人 捐助醫療資源 下一篇文章 南非人間書苑結業 線上辦茶會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5【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世界閩南語金曲獎 佛光人黃一飛奪最佳男歌手愛我青年三好學佛營 讓信仰引導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故宮南院特展 穿越千年遊谿山 真假高蹺鴴 相映成趣北港糖廠鐵道地景 獲國際設計大獎佛法遠播南美洲 普獻老和尚圓寂佛大義煮團 熱食暖心馳援光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