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奇廟】半座廟 盤坐水田一甲子 江俊亮 |2020.06.20 語音朗讀 576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五福宮舊廟半埋在稻田中,景象十分特殊。圖╱記者江俊亮 「樑籤」記載信徒捐銀、捐地的歷史見證。 圖╱記者江俊亮 五福宮早年樣貌,前後殿興建年代不同。 圖╱資料照片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嘉義縣六腳鄉有一座舊廟,半埋在水田中,只露出廟頂剪黏及廟簷,景象十分特殊。文史工作者林永村表示,這是因為六十年前台灣發生「八七水災」,信徒捨棄堤防內的舊廟,經過一甲子泥土掩蓋廟身所致。林永村表示,位於六腳鄉蘇厝寮大庄的五福宮,俗稱「五帝廟」,前殿主祀天僊五帝,後殿祀奉玄天上帝;相傳所祀奉的神明是在清康熙中葉,由蘇姓先民自福建省晉江迎請來台,直到道光初年才建廟。清嘉慶八年(一八○三年),北港溪氾濫改道,蘇厝寮大庄首當其衝,所幸村民無一傷亡;後於道光初年建廟、咸豐初年重修。日治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廟宇破損,由地方蘇姓士紳捐金改建。一九五九年台灣發生「八七水災」,位於北港溪氾濫區內的大庄五福宮,廟體遭洪水侵損,搖搖欲墜,後來由水利單位修築堤防,舊廟因而被捨棄,另移地興建新廟,空的舊廟就矗立在北港溪旁的稻田中。由於北港溪經常氾濫,氾濫的泥沙層層堆積,歷經一甲子之後,舊廟廟身已遭泥土掩蓋,只露出廟頂屋簷,形成「半座廟」的型態。昔日的正脊剪黏「福祿壽」、「雙龍搶珠」都還清晰可見,見證滄海桑田的變化。捐金建廟功德 樑籤記載舊廟被捨棄後,廟內有四支記載信徒捐銀、捐地的「樑籤」也被捨棄,後來由文史工作者林永村爬上橫樑,將「樑籤」拔下,才得以保存至今。林永村表示,這四支「樑籤」原本釘在廟樑上,是重要的廟史文物。從林永村保存的「樑籤」字跡來看,清楚記載當年捐地建廟的信徒蘇乞食、蘇金獅等名字;另有幾名捐金建廟的信徒名字,其中以蘇媽愿捐金七十五元最多,他將把這四支「樑籤」送回,為廟史留下見證。林永村被譽為地方文化的「活字典」,他長期投入笨港地區的文史研究及調查,收集的史料與文物很多,去年將畢生收藏的二萬六千多件笨港文物,全數捐給雲林縣府保存研究,另將收藏的瓷片無償提供給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古物研究所使用,在地方上傳為佳話。林永村收藏的文物涵蓋面非常廣,包括各類瓷器、古幣、陶器、磚瓦、糖漏、骨貝類、金屬器、木器等,是深入認識古笨港歷史發展的重要素材。 前一篇文章 溫哥華佛光人 捐助醫療資源 下一篇文章 南非人間書苑結業 線上辦茶會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3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MLB太空人、水手、遊騎兵 搶進季後賽 2025.09.1208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9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10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傳遞三好 普門寺讀報教育迎新 東京佛光山寺 跨宗教交流弘法度眾澳洲昆士蘭警務處 參訪佛光山智利豪雨 佛光人馳援災區送暖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 淨灘護海洋西來大學、摩訶朱拉隆功大學 教育合作 作者其他文章客廳時光寶盒 懷舊療癒延緩退化台中「日晷公園」啟用急性結膜炎當過敏 點錯眼藥加重病情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明星揮棒助孤老強化寵物中醫術 女大生赴日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