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食物吃太多 心情恐變差

 |2020.06.18
147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心情低落時,你可能吃掉一盒餅乾、幾個甜甜圈,稍稍感到舒適安慰。這些所謂的安慰食物(comfort food)的確短時間紓解了情緒或壓力,英國營養治療師克勞蒂亞·史密斯(Claudia Smith)說,餅乾或炸薯條之類的安慰食物會激發大腦中的獎勵觸發器,帶來一些期待或興奮。如果這些食物吃太多,最終可能會導致血糖飆升,從而導致情緒更低落、煩躁不安、焦慮、疲勞和注意力難集中。

情緒化飲食是一個周期性過程,情緒低落會渴望吃升高血糖的食物,提升腦內多巴胺含量,但當它迅速下降後,我們會同時感覺罪惡。

這樣的循環常使人感覺不滿足、羞愧、罪惡感和後悔。大量並長時間食用這類食物,可能導致大腦獎勵反應敏感度降低,你會發現需要更多安慰食物,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史密斯舉例,像是烘焙食品充滿引起情緒低落的食材,例如糖分,糖會迅速分解為葡萄糖,引發血糖飆升又快速下降。

史密斯建議,試著幾天不吃蛋糕、餅乾和含糖飲料或其他含甜味劑的產品,注意身體的感覺,幾天之內,很快可以感覺到情緒改善的效益。

薯片或披薩這類加工食品,都會讓人的心情變糟。這些食物含大量精緻糖、飽和脂肪和防腐劑。這些成分加在一起會導致能量潰堤,進而引起疲勞和減少動力。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貝果會讓身體感覺沉重、腹脹不適。這是因為貝果中僅含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成分,通常由精緻穀物製成,幾乎沒有營養價值。改吃糙米或全麥麵包,是對身體及情緒友善的選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