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擔任專題「夏荊山藝術研究」引言人。圖╱人間社記者劉畇昀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似相非相見如來:二○二○夏荊山國際學術研討會」十四日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分「佛教文化與書畫藝術」及「夏荊山藝術研究」兩場專題研討。邀請海內外學者發表,內容涵蓋敦煌學、禪畫和書法藝術、美學等專題,從哲學、藝術、信仰等不同角度剖析書畫藝術名家夏荊山之作品,逾八十人與會。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海外學者採預錄影片方式發表。
夏荊山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趙忠傑於指出,基金會自二○一四年成立以來,每年舉辦有關夏荊山和佛畫藝術的研討會,希望藉此為佛教藝術做更深入的詮釋,架起和佛學、哲學乃至生活的橋梁。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研討會發表者幾乎都是曾為《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貢獻心力的學者專家,感到非常驚喜。此次研究專題涵蓋佛教藝術、哲學、等,具備學術基礎,才能將佛教藝術和古代理論思想串聯。
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現當代亞洲藝術學程總監何凱特(Katie Hill),以預錄影片主題演講「時空中的極致美學:夏荊山的藝術經典」。
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擔任專題「夏荊山藝術研究」引言人,表示從夏荊山的經歷能感受到他受佛教影響很深,包括對禪宗有所涉略,畫作流露出真心與神韻的呈現。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過宇宙有十度空間,第十度空間就是「心靈」的空間。夏荊山的作品跨越了時空,一切即一,他的畫就是他的心,透過繪畫呈現對佛法的體會,傳達慈悲與智慧。
此外,在學術研討會擔任主持及與談者,有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蕭瓊瑞、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林保堯、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陳國寧、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古籍科科長劉國威、佛光山南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葉宗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