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九品手印 賴惠如藝術詮釋 曹麗蕙 |2020.06.16 語音朗讀 31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品中生〉圖/賴惠如提供 〈上品上生〉圖/賴惠如提供 〈下品中生〉圖/賴惠如提供 藝術家賴惠如將學佛修行的內化過程,轉化為一幅幅畫作。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專題報導】八年前因緣際會閱讀雲南傣族神獸、神話史料故事,開啟藝術家賴惠如的佛緣,一路從小乘佛教研究到大乘佛教,她找到信仰依皈,也將學佛修行的內化過程,轉化為一幅幅畫作;近年賴惠如更將對佛教經典《大般涅槃經》的啟發,逐一發表「心海三部曲」系列個展,她分享:「創作與教學相輔相成,我希望運用藝術的心靈療癒力,傳遞與分享正能量,並透過畫作宣揚佛教。」賴惠如取得美國莎瓦娜藝術大學電腦藝術碩士學位,也是淡江大學資訊傳播系專任副教授,擅長數位多媒體應用與電腦繪圖。由於阿姨是人類學系教授,從小耳濡目染的她,對少數民族一直懷有濃烈好奇,「約在二○一二年時,從文史資料中讀到傣族的神話故事,覺得很有趣,發現原來他們是小乘佛教的一支,當中神話、神獸的許多源起,都和佛教相關」。從研究故事裡的視覺符號元素,賴惠如從小乘佛教入門,後更因讀到《大般涅槃經》中闡揚的「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讓她深受感悟,開始轉修與研究大乘佛教。學佛轉念 開拓世界她不諱言,現今社會、家庭、婚姻常給女性一些莫明壓力,再加上每人各自不同成長經歷,有時不免陷入痛苦不平的情緒,以及「為什麼是我」的迷思。賴惠如曾遇過離婚,在閱讀經典的過程中,才逐漸體會執著,也因真誠懺悔反省,心情得到平靜。「《大般涅槃經》的核心要義是人人皆可成佛,提點我只要當下轉化心念,致力修行利他,可以讓自己世界更開闊,去幫助更多人,這對我影響非常大,也是經文非常感動我的部分。」她近年將內心受到《大般涅槃經》的轉變影響,發展創作「心海三部曲」,至今已推出序曲與二部曲,她道:「序曲是初接觸此經典的領悟,期許能突破困境;二部曲是在人佛境界的修行與融合之路;三部曲是實踐大乘利他的挑戰。」佛教符號 刻畫法喜目前「心海三部曲之二:賴惠如創作個展」正在台北市藝文推廣處展出,展期至十八日。觀眾可以一窺她如何運用西方超現實的表現手法,在「融」、「修行」、「手印」、「九品印相」、「如沐法雨」、「法輪」六系列作品中,運用手印、聖花、甘露、法輪等佛教視覺符號,象徵佛法的殊勝無邊,修行過程的艱難,以及悟道之人的法喜充滿,傳達人界、佛界、境界相互交織共融的奇幻景象。「我的畫作中都會有一個人像,代表眾生和自我。」她說,「九品印相」系列是融入阿彌陀佛的九品手印,並根據《觀無量壽經》九品往生的說法,依念佛行者的罪業、修行、功過,分為九品,因此在創作時,上品的畫面充滿聖潔蓮花、波浪,如同沉浸在極樂世界;下品的修行還不夠,多了弧線元素,意味尚未清淨分明,色調也較濁,「藝術創作淨化自己,也是反省檢討的過程,希望透過畫作能影響更多人一起努力,精進自己。」「修行」系列可看到靜心打坐的坐姿,呈現清澄自在;也有各種隨心舞姿,她形容「這就像修行後,內心中感到無比歡喜,也彷彿從經論佛法中覓得智慧,展現出生命的自由度」。 前一篇文章 南非佛光人 9度捐物資防疫 下一篇文章 夏荊山藝術 海內外學者專題研討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光明大學好苗子 獲菲國傑出學生獎美國靈祇精舍落成開光 西來寺見證歷史北美洲聯誼會 AI翻譯助跨文化弘法 作者其他文章永續展 淡水河生態拾彩國光劇團 推鏡花水月沉浸展時代印記展 看台灣美術300年演變新北美術館開館 推4重量級展覽12公尺高哆啦A夢 6月造訪台北清緙繡、有聲畫 故宮雙展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