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屋簷下】 覺知與感謝

文/禾月 |2020.06.15
1413觀看次
字級

文/禾月

民國六十三年結婚時,娘家送了我一大卡車的嫁妝。什麼衣櫥、書櫥、梳妝台、彩色電視、電扇、機車、裁縫車、西式沙發、中式大圓桌都有,在那個講求嫁妝的年代,算得上相當壯觀體面;但說得公道一點,其實是用婆家送的聘金一起買的。

記得當時爸爸告訴我,因為能源危機,很多原物料被囤積、惜售,所以那座梳妝台的木料並不是很好,但是裝在上面的穿衣鏡是很好的「三重明鏡」。這穿衣鏡的確不錯,又明又真,陪我度過多年忙碌的上班前整裝、下班後卸妝,還有假日抱兒女對著鏡子玩耍、在連接它的矮櫃上學習站立……

梳妝台隨著我們數次搬遷,後來因為木料已經變形但是鏡子依舊完好,所以我們就將它放置在老家的屋簷下。這一放二十年過去,除了風吹日晒,颱風暴雨也從不客氣地淋打它。公婆離世後,回老家的時間愈來愈少,但心中總會想著那面爸爸說的好鏡子,是否安然無恙?

三年前清明節回鄉掃墓,再度檢視它,居然依舊完好明亮。於是心懷感激地將它由破損的梳妝台拆離,帶回台北後,好好地將邊框用砂紙磨光、上漆,夫妻倆忙了一陣子,愈看愈滿意。至於掛在哪裡?怎麼掛?就由一向擅長修理東西、改善居家生活的老公去傷腦筋了。

仔細的老公費了一番功夫將鏡子掛好,要我試試,哎呀!那欣喜就不用說了,禁不住對著它微笑,年輕時的記憶一一浮現。容顏已老,心卻滿足,就好像是老友重逢。

那天開始,每天我對著它梳頭、擦面霜,洗完頭髮後坐在它前面上捲子,出門前對著它整理儀容,每天早上做操,更是和它面對面至少五十分鐘。我還規定自己,對鏡時一定要微笑,而心中的感謝,三年來更是默默說了千百回:謝謝爸爸媽媽當年的用心、謝謝鏡子依舊明亮、謝謝老家屋簷的庇護、謝謝老天爺只有磨鍊它沒有損毀它、謝謝老公用心的拆載整理……

正自我感覺良好、欣慰自己是個心存感激的人,某天早上做操時,突然注意到鏡框最上面約一平方公分的白鐵片。心想,對唷!這面鏡子加框少說也有十公斤以上,它是如何安安穩穩地貼立在牆上的?我從來不擔心它會掉下來,也從來沒想過它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就這樣理所當然地使用。

應該就是這小鐵片的功勞了,不顯眼並不代表不重要。我搬來椅子站上去看個清楚,原來,先生是用有螺絲孔的鐵片鎖在牆上,就只露出那麼一點點(沒有強出頭!),難怪我用了三年才看見它;再往鏡框底部一摸,還有兩塊完全不露臉的鐵片拖住它。真的要好好感謝這三位「幕後英雄」啊,這是我天天都得使用的裝置,如果這不叫「忽視」,什麼才叫「忽視」?

生活中的日常,我們常習以為常,「忽視」和「日常」似乎總相依相隨。年歲漸長,提醒自己要敏於覺知、勤於關懷,卻仍免不了疏忽,尤其對我這位低調不愛張揚的老公。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晚餐後,我特地請教老公,三年前,他是如何將這面穿衣鏡掛上牆的?他一邊說明一邊拿出道具,說垂直懸掛的重物要用加鐵片的膨脹螺絲才夠力,而像這貼立牆面的鏡子,只要用加塑膠套的膨脹螺絲就可以了,此外,還要用水平儀定位,才能掛得正、掛得穩。

傾聽著老公的說明、欣賞著他充滿成就感的表情,除了彌補三年來的「忽視」,我突然領悟到,事情不在大小,遇到了就用心實在地做,自然會有成就感,這應該就是「活在當下」的最好回饋吧!覺知那不顯眼的、覺知那看不到的,感謝它、關懷它,將是我往後要好好修鍊的功課。

家很平常、生活很日常,因而容易忽視了生命中重要的感受與回應,但若能多用點心,家應該會是修養心性的好所在,我這樣覺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