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上州海德公園小羅斯福總統故居參觀人潮不斷,不遠處的萊茵貝克高雅小鎮也是紐約客移居最愛。圖╱翁台生
紐約中央車站周遭克萊斯勒大樓一帶,許多房地產業皆控制在名門與Old Money望族手上。圖╱翁台生
文╱翁台生
紐約市好不容易逐步解封,卻又碰上蔓延全美暴亂;這個全球最亮眼的萬象都會要回復過去的美好不易,許多紐約客所熟悉的舊世界正在迅速流轉。
COVID-19 新冠病毒的陰影未除,「社交距離」的限制短期未能緩解,都會區生活圈利便漸失,再加上在家上班成為新的風潮,這些在改變紐約的城市結構;許多原本住在曼哈頓的人開始搬離市中心,逐漸往上州哈德遜河谷移動,紐約房屋仲介透露的交易訊息,大致可以看出紐約客的出走趨勢。
遠從「流金歲月」的年代開始,紐約客愛炫富,置產多寡成為明顯的指標。有家底的紐約客除了在曼哈頓的主居所外,擁有第二套房、第三套房的不在少數。首選是在長島尾端的東漢普敦(East Hampton) ,其次是位於上州德裔傳統社區小鎮萊茵貝克(Rhinebeck);大熊山下的泠泉鎮(Cold Spring)則是作家畫家等文人雅士的最愛;再往北卡茲奇山麓(Catskill Mountain)也遍布許多藝術家、建築師的山屋。這些小鎮有了高大富的紐約客的進駐,市鎮有畫廊、名品店、風味餐廳甚至劇院都有,成了高雅的觀光景點,也是紐約客周末假期好去處。
紐約就是個全美乃至全球富豪匯集的大都會,光是傳統幾大家族:洛克斐勒、汎德比爾、卡內基與JP摩根等等,在紐約市區內幾世代積累的資產不知有多少,那些大家族世代錢滾錢,從中央公園兩側到曼哈頓豪宅;紐約客走到哪裡,都可以從街區大樓地標看到大家族的註記。
除了這些舉世聞名的大家族之外,紐約跟美國東岸大城費城、波士頓、匹茲堡都有一大批真正的「土豪」,卻少為外人知,這些坐擁所謂的老錢(Old Money),其實才是潛藏不露的紐約客;這些人一樣是含著金湯匙出身,光是靠著傳承自家族的房產,多的占到街區整排,夠他們一輩子吃用不盡,他們唯一的工作就是收租。
跟坐擁Old money 的紐約客相對照,那些縱橫華爾街的精英理專、金融專家、律師專業人士,年薪起碼以七位數(百萬)起跳,甚至要有千萬身價,才稱得上是紐約的「新貴」。只是新貴的口袋未必會比有老錢的口袋深,對外自稱「中產階級」,不敢太過張揚。
鮮活呈現紐約都會性格的電視影集《慾望城市》,描繪那些拜金女尋找另一半的先決條件,就是在曼哈頓起碼要有一套房。對那些住不起紐約曼哈頓,必須跨河對岸紐澤西通勤的上班族,紐約客稱之為「隧道人(tunnel people)」,感覺社經地位好像低了一截。
如今新冠世紀大疫,似乎正在重塑大蘋果的新樣貌;有些紐約新貴因為經濟蕭條、工作受影響再也住不起紐約而淪為「隧道人」;靠老錢家底的世家因收租不順也受衝擊。紐約未來會怎麼變,真的需要各方通力合作「重新想像」,早點找到新啟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