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大解封 人氣沸騰了 |2020.06.08 語音朗讀 17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家長帶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圖/林伯東 迪化街出現逛街民眾。圖/葉信菉 搭乘長途列車的民眾開心飲食圖/潘俊宏 【本報綜合報導】新冠病毒疫情延燒全球,台灣從一月二十一日出現首起病例,到昨天平安度過連續八周「無本土病例」觀察期,歷經一次又一次突襲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終於宣布境內解封,但邊境仍繼續嚴管,民眾則邁入「接近正常」的「防疫新生活」。在新的階段裡,各項防疫管制會陸續鬆綁,振興方案也準備上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將從每天固定召開,改成每周三召開。昨天大解封首日,民眾紛紛出籠,陽明山賞花民眾多,新北市九份、十分風景區遊客回流;百貨買氣也回籠,各地量販賣場湧現人潮,「試吃」攤位陸續恢復,人氣沸騰。無法維持距離仍須戴口罩大規模解封後,雙鐵旅客進站後若能維持社交距離,可脫下口罩;車上販售飲食也解禁,有列車長說,巡車時發現「吃便當」風景重現,感到相當熟悉。昨天不少旅客提著大袋食物進站,在月台上也會脫下口罩。但車站人員表示,有民眾誤以為「直接不用戴口罩」,大剌剌走進售票閘口,希望中央再加強宣導。解禁首日,台鐵局、台灣高鐵公司表示無太大特殊狀況。台北站表示,有零星民眾沒戴口罩,但大部分的人已習慣戴口罩。旅客進站前還是要量體溫,也要戴口罩,進站後有適當距離才可以脫下。台北捷運指出,旅客進入閘門後,如確認四周無人且能維持社交距離時,可脫下口罩,若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就要戴口罩。藝文場館昨天起不再管制進場人流,室內音樂會、劇場演出也不受「間隔座」約束,對藝文產業是一大利多。不少展演節目選在此時啟售,並祭出優惠刺激買氣。兩廳院七月演出的「二○二○新點子實驗場」今天中午啟售,成為疫情過後兩廳院重新啟動的首波節目,祭出會員不限張數打八折優惠。故宮的「愛台灣博物館卡」,在六月底前購買啟用,可加送效期。戶外嘉年華或表演也陸續恢復。兩年前開辦、累積百場演出的「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藝文表演」,昨起恢復演出,並首次線上直播。森林遊樂區解除人數限制此次大解封,指揮中心建議民眾進入室內,若能保持社交距離便可不戴口罩。各博物館對此有不同做法,如故宮不硬性規定民眾戴口罩,但在室內若無法保持適當距離,工作人員將勸導民眾戴口罩;台北當代館則維持戴口罩規定。林務局轄管各國家森林遊樂區、平地森林園區、林業文化園區、自然教育中心、生態教育館、烏來台車、阿里山林業鐵路與太平山蹦蹦車,昨起解除承載人數限制。林務局表示,入園仍須量體溫,搭乘鐵路設施與在室內等無法維持安全社交距離的場所,仍須戴上口罩。解封首日百態家長帶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搭乘長途列車的民眾開心飲食。迪化街出現逛街民眾。解禁後防疫新生活原則1.保持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否則須戴口罩2.配合測量體溫,落實手部清潔,生病就醫後勿勉強上班3.落實實名(聯)制,業者須告知,資料僅能保存28天雙鐵捷運航班1.保持社交距離,或設置隔板,可脫口罩或飲食2.恢復列車、班機內販售商品、飲品3.雙鐵可販售自由座或站票電影院、藝文1.無須設置梅花座,但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仍須戴口罩2.入場人數不受限制中華職棒1.座位採梅花座,人數不受限制2.現場可販售餐盒及當場烹飪食物台灣新冠疫情大事記1/15疾管署公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為第5類傳染病1/21首例境外移入個案22、3全國學校延後開學2/6陸港澳人士限制入境2/6口罩實名制上路2/25啟動紓困措施3/19外籍人士限制入境3/19發生首起校園群聚感染2/24禁止旅客來台轉機4/2禁止到醫院、照護中心探病4/18海軍敦睦艦隊爆發群聚感染5/8中職開放觀眾入場6/1開放口罩內外銷販售6/7國內疫情告一段落,每日記者會畫句點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前一篇文章 海洋日前夕減海廢 移動式減容櫃 消化9成保麗龍 下一篇文章 多國步入解封 巴西仍陷兩難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6【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7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85月為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密市宣布2025.06.2809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10新北市府宗教諮詢委員 金光明寺獲聘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跨界藝術 蟲蟲變身創意秀重症兒夏營 療癒從歡笑開始創意魔髮 巴黎鐵塔躍頭頂 3D列印希望 動物迎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