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善 擴大身心受限者價值 李祖翔 |2020.06.02 語音下載 11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點點善的第一項計畫,與身心受限者共同繪畫。圖╱葉文宏提供 姚家宇策畫了展覽「阿雜社會事」,用卡通圖案(背景)把社會議題變得好親近。圖╱葉文宏提供 身心受限者創作的藝術圖案走入商務空間。圖╱葉文宏提供 圖╱葉文宏提供城市曙光計畫為視力受限者舉辦畫展。圖╱葉文宏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創新,是跳脫慣有思惟進行變革,「社會創新」卻是用過去想不到的方式解決問題,創造社會更多價值。什麼樣的人能做劃時代的改變?成軍4年創造驚人成果的「點點善有限公司」或許可以解答!他們是由一群異想天開、學非所用、性情特別瀟灑的年輕人組成,理想也都是──讓社會更好。「人生就是瀟灑來世界玩一場。」點點善召集人葉文宏創業前從未接觸過弱勢,既不是病友家屬,也不熟悉非營利組織,但不限制他想參與社會議題的心。他認為「沒有人是局外人」,參與社會議題不必然要有切身關係,只需認同理念就好。2016年他參加台北世界設計之都活動,覺得設計不應只有創意,還可以加入新元素,恰巧夥伴提議結合「身心受限者」,因此開啟了點點善的社會事業。「共同創作」是他們的理念,首先用類藝術治療舉辦100場活動,帶身心受限者創作3萬幅畫,並把畫放到捷運站、地下道等公共空間,最後變成布標、公仔等文創商品,甚至走入商務空間,將公益融入生活。應用科技 發呆也能助人葉文宏說,這是一個循環的概念,與身心受限者共同繪畫,不只能讓他們的創作得到發揮,開發更棒的商品,能使通路更願意上架,消費者願意購買,得到鼓勵後也可以繼續創作,「身分上他們就不是被捐款者了,而是受聘雇、拿到報酬的手繪師。」這項共好的計畫持續了4年,至今還在進行。點點善的第二項計畫天賦城市,則鎖定「街頭販賣者」。2017年他們調查了民眾對街賣者的觀感,得知品質得不到保證和產品不具特色是不購買的主因,於是點點善提供職能訓練,再打造補給車,讓他們供應路人wifi、充電和愛心傘,車上有介紹計畫的影片,拉近彼此距離,民眾產生興趣後就能購買社會企業寄售的商品,從此街賣者的形象不同了,應該稱為「善物分享者」。更有趣的是,點點善雙管齊下,在廣告車上裝置人流感應器,民眾只要定點觀看3秒就能統計廣告觸及次數,團隊可向企業請款,廣告收入再用在創造就業機會上,這也是一個循環。葉文宏笑說:「發呆3秒就能為別人創造就業機會,多數人都願意!」這個計畫讓弱勢和城市雙雙改頭換面。在身心受限者、街賣者開創新生活以後,點點善持續邁開腳步,啟動第三項計畫城市曙光。2018年與「視限者」共同創作,累積千張作品,再辦畫展,但他們不僅僅邀民眾賞畫,還放入多環節視限者體驗,如舞蹈、音樂,也將畫作販售給需要藝術圖案的企業或個人,連日本品牌都有意合作。宣傳概念 社會議題帶入生活點點善做了許多獨樹一格的行動,只要提起點點善絕大多數的社會企業都會稱讚「他們很厲害」,而成員經歷更有趣,患有腦性麻痺的卓哲緯,克服手腳不協調,考取銘傳大學法律系,畢業後在農會做會計等行政工作,他不放棄創業夢,每周學寫APP,去年進入點點善,潛力大開,除擔任實體店面店長,還做網站小編、文字採訪與攝影。卓哲緯說,點點善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不只提供職缺給身心受限者,更對能力有一定要求」,也要他帶新進同仁熟悉業務,他很興奮:「這是我從沒做過的事。」驚喜自己居然也有成為助人者的一天。夥伴姚家宇讀完資管系,到中國大陸創業,經營高爾夫球場,事業有成卻放下工作,返台散心,當葉文宏讓他省思「除了賺錢,工作還有其他目的與價值」後,成了團隊的一份子。在點點善,他的角色是設計師。去年姚家宇在華山文創園區策畫人生第一場展覽「阿雜社會事」,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說那也是第一次將自己設計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展示平台」公諸於眾,他用卡通圖案將抽象議題變得容易親近,並加入創意解說,如「教育品質的提升為什麼重要?」因為:「知識就像內衣褲,看不見但很重要。」展覽中給民眾拍照的背板,還採用帆布,他說,展覽結束後可以做成包包,很環保。儘管一個展場耗資百萬,純粹為了宣傳概念,但下次又要玩什麼的念頭已為工作注入無比鬥志與期待。跟上時事 防疫娃娃入厝近來點點善又有新發想,帶頭號召其他社會企業,一起推動「好好過」企畫,讓社會議題更貼近民生,葉文宏說:「過去錢存在哪個銀行都以利益做考量,有沒有其他的理由?玉山銀行宣布不再投資石化業,不就適合支持環保的人選擇?」他們希望民眾在既有生活方式下可以多一種選擇,這一選擇能為相對弱勢帶來更好的生活,對環境氣候帶來更好的循環,這就是「社會創新生活」。防疫期間,團隊邀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唐鳳一起拍攝逗趣的社交距離示範照,加上社會企業商品配件,做成復古紙娃娃,變成民眾的辦公桌小物,又一次成功地將社會議題帶入生活。 前一篇文章 新住民出身艱苦 照顧老幼更貼心 下一篇文章 青年深耕文史 讓城市被看見 熱門新聞 01素食者注意! 8症狀檢測有沒有缺B122021.01.1102一生以佛法相伴 憶黃招琴菩薩2021.01.1303「我不需要治療 只需要去台灣」 創意商品國外正夯2021.01.1304孝德解冤 念佛超度宿世冤家2021.01.1405房間太冷易猝死 醫師教房間保暖4祕訣2021.01.13068旬老婦貝加爾湖上滑冰 身手了得2021.01.1007佛光會30周年 奮起飛揚2021.01.1508多休息還是累 醫師:恐為「心臟衰竭」高危險群2021.01.1109嗶大戰 業者砸錢搶灘Pay2021.01.1010好冷 喵星人趴睡ATM取暖2021.01.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more.. 相關報導 低調資助人 默默守護弱勢童照護失智者13年 看見愛不曾被忘罹癌女孩戰勝病魔活出正向青春小兒麻痺教授 為身障者奮鬥激勵復健有成 陽光傷友受表揚失智女照顧失智母 歷程成教材 作者其他文章育幼院主題畫展 助孩童認同自我低調資助人 默默守護弱勢童照護失智者13年 看見愛不曾被忘取沉香不壞生機 種回森林前世是僧侶 林仲亮攝影結善緣萬秀將時尚快樂 分享獨居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