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二十七日將推防疫旅遊,昨日有旅遊業者響應活動出團示範。圖為嘉義縣金獅村出水坑步道。
圖/嘉義縣文化
觀光局提供
參與防疫旅遊團的團員,比照高鐵的類梅花座模式,搭乘遊覽車。圖/曹悅華
【本報台北訊】因應疫情趨緩,交通部規畫二十七日率先推防疫旅遊。為響應即將到來的新型態旅遊,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昨帶領旅行從業人員,前往觀音山風景區辦理防疫旅遊「教學」,包括出發前遊覽車消毒、旅客量體溫、梅花座、全程戴口罩、戶外景點、場館消毒、用餐改為個人套餐、自助餐形式等。
台北城市大學觀光系主任魏道駿教授說,台灣疫情控制得當,政府即將推動防疫旅遊活動,將來旅遊業者只要依照防疫旅遊接待的SOP做好準備,將來接待服務旅客,就可以讓旅客玩的安心又健康。
一行人從報到開始就要先量測體溫、檢查是否佩戴口罩,上車以後也要採梅花座,用餐部分也改安排個人套餐。參與的領隊表示,雖然不知道啟動後能帶來多大效益,但「有動就是好事」。
中華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授李奇嶽表示,今年是脊梁山脈旅遊年,觀音山風景區也是大台北地區最喜歡的郊山之一,所以挑選該地點,進行防疫旅遊示範教學,希望參加訓練的學員未來能落實課程內容,迎接下周即將展開的防疫旅遊活動,以及八月開始的國人安心旅遊活動,並配合觀光局振興國內旅遊補助方案,為觀光產業復甦做好準備。
李奇嶽說,這次依照防疫旅遊接待的細項設計安排。從出發前遊覽車的消毒作業,旅客報到時測量體溫、酒精消毒,到搭乘巴士的座位,比照高鐵類梅花座模式安排;四十三座巴士僅安排二十人一車,搭車與活動期間全程需要戴口罩。
景點安排方面,則是走出戶外親近山林,室內場域參觀也挑選有單一出入口管制、每日定時消毒的場館;用餐方面請餐廳將原本的十人一桌合菜餐,改為個人套餐或是安排自助餐,在用餐座位安排上,也刻意安排十人一桌只坐五人,以維持適當的社交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