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帽、臉盆 變光鮮面具 江俊亮 |2020.05.22 語音朗讀 32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用廢棄安全帽、浮球創作的各種面具。圖╱記者江俊亮 以漂流竹、蚵殼創作的台灣燈會作品「年年有漁」空拍照。圖╱記者江俊亮 黃文淵創作的面具材料五花八門,很難猜測每件作品的「前身」是什麼材料。圖╱記者江俊亮 黃文淵將已腐朽的觀世音菩薩木雕供奉在牆上,隨時提醒自己「成、住、壞、空」的道理。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我只是隨手撿垃圾而已!」藝術家黃文淵以他獨到的眼光,將海邊撿回來的漂流木、蚵棚、安全帽、臉盆等廢棄物,創作成各種面具、裝置藝術,多次在藝術季中嶄露鋒芒。別人眼中沒用的垃圾,經過他的巧手總能賦予新生命,每件作品的「前身」是什麼材料,變得很難猜測。從小愛塗鴉的黃文淵,出身嘉義縣太保市農村,父親是糖廠員工,母親務農。從國中起,他就要負責煮飯、種地、餵豬等工作,家裡二甲多農地的農事做完,還要到伯父、叔父、姑丈家的田裡幫忙。黃文淵國中一畢業,就北上半工半讀,白天跟隨表叔學做手工皮件,晚上讀夜校美工科。他感恩地說,表叔常讓愛攝影的他去中央山脈、澎湖拍照,開拓視野。退伍後,他由老師引介,投身於藝術品運輸行業,因此為藝術家設計畫框、接觸不少名畫。但天有不測風雲,二○○○年他的工作室發生火災,差點燒毀一幅名畫。結束畫框工作室後,搬到石碇山區開始創作面具、油畫與立體雕塑。有感於一路走來,受到許多人幫助,黃文淵下決心,若有機會,也要成為別人的貴人。他在二○○五年搬回老家照顧父母,縱然身上積蓄所剩無幾,也竭盡所能幫助繳不出房租的藝術家朋友。愛物惜物 創意五花八門返鄉後,黃文淵透過觀摩、閱讀、走訪等形式,探索台灣與各國風土民情,尋找創作靈感。他在海邊,發現許多漂流木、養蚵竹棚、安全帽等,甚至連神像、棺材板都有。他心疼地說:「有些廢棄物,只是外表老舊而已,被人隨意丟棄實在很可惜!」因此,黃文淵萌生將這些舊物賦予新生命的想法,開始將撿回來的廢棄物,形塑出獨一無二的面具;大量的漂流木、竹就做為裝置藝術。他創作面具的材料,包括撿回來的破臉盆、梳子、安全帽、絲瓜布,連後視鏡、水管接頭、眼鏡、勺子、瓠瓜、浮球、垃圾桶等,可謂無奇不有。他將洋娃娃的手安裝在安全帽上,做成可發光的面具,有人竟願意花高價收藏。黃文淵指著牆上一尊觀世音菩薩木雕說,這尊菩薩是在東石鰲鼓溼地撿到的,雖然有點腐朽,但紋理還是很漂亮,他稍微整理一下,供奉在牆上,猶如觀世音菩薩隨時都在他身旁,提醒他「成、住、壞、空」的道理。案上另一尊神像是在海邊撿到的,顏色斑駁脫落,鬍子也沒了,經他稍加整飾後,剪下自己的頭髮當神像的鬍子。他說,神像本身就是藝術品,他只是希望賦予藝術品新生命而已。環保燈具 燈會大放異彩黃文淵利用漂流木、漂流竹製成的環保燈具,在二○一八年台灣燈會時曾大放異彩,他用十六公噸的漂流木、一千七百多支寶特瓶,以及棉布、LED燈具做成三十公尺長的「水循環」,以「生命之水」為發想,表達水資源珍貴、闡述永續環保的理念。他的另一件大型作品「年年有漁」,是利用海邊撿來的漂流竹與蚵殼創作,反映他長期對濱海產業、文化與海洋環境議題的關注,表達人們與海洋、生態環境緊密依附的共生關係。被喻為環保藝術家的黃文淵謙稱,他只是幫忙地球清除少數垃圾而已,但是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光是海邊的廢棄物就那麼多,實在撿不完,因此「希望大家不要隨意扔垃圾,畢竟地球只有一個!」 前一篇文章 造橋vs.淡水 南瓜隧道大車拚 下一篇文章 每逢危機就會出現 勝利花園 療癒宅在家的心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09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10法院裁定 柯文哲7000萬、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中美防長通話 董軍:「以台制華」必挫敗創意水果旅館 住進火龍果運動部揭牌 李洋領軍台灣體育開創新時代從受助到助人 小學善念循環柯文哲交保控冤獄抄家 北檢將提抗告 作者其他文章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明星揮棒助孤老強化寵物中醫術 女大生赴日研修教師齊聚南華 研習生命教育森里號.日出印象石岡熱氣球嘉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