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因新冠病毒病疫情而延遲近兩個多月的中國全國「兩會」(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定今明兩天召開,外媒指,儘管因疫情而受到國際的批評和經濟受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堅決塑造實力和對疫情的控制。有分析認為,在經濟受衝擊經濟之下,「保就業」迫在眉睫,將是「兩會」討論政府下一階段工作重點。
約二千一百名全國政協委員和近三千名全國人大代表齊聚北京,將分別出席政協會議及人大會議。這將是今年一月啟動嚴格防疫後,中國規模最大的人群聚集,也是疫情在全球擴散以來,首次有國家舉行如此大規模政治集會。南京大學政法學者顧肅表示,由於擔心新冠病毒感染,氣氛會繼續「嚴肅和緊繃」。
「兩會」往年一般在三月初進行,持續兩周左右。官媒報導,今年的「兩會」會期將大幅縮短至一周左右。
官方新華社報導,非人大代表的政府官員獲指示使用視訊連線旁聽會議。新聞發布會則通過視頻連線進行,前往報導會議的記者名額都遭到大幅度削減,不邀請境外記者臨時到北京採訪。
儘管民眾早期對政府處理疫情不滿,但北京尋求將這次新冠病毒大流行轉為一場勝利宣傳,官媒近幾周正致力宣傳中國正逐漸恢復正常生活,而外國情況持續混亂的反差。分析家指出,因新冠疫情導致的經濟不確定性,對中共黨合法性構成了長期的威脅。武漢一名二十歲大學生向法新社說:「我希望國家可以支持學院生就業。大量不同年齡層的人正面對失業。」
中國今年第一季經濟數十年來首次出現萎縮。各界都聚焦在中國總理李克強將在兩會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他預料將宣布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和振興措施。
顧肅表示,他預則總理的工作報告不會明確地定下今年的發展目標數字,而是一個原則性表述或更大的區間,這是過去數十年未見的。
新加坡《聯合早報》分析則認為,政治局提出「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顯示官方將在「兩會」重點著墨保居民就業。此外,官方是否會從國家層面推出刺激消費措施,能否激發十四億人口的內需市場也值得關注。
另外,人大會議預料將審議因應新冠疫情的新法案、生物安全法草案及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此外,人大預料也將對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的民法典草案進行表決。